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79岁老翁续写《红楼梦》 薛宝钗李纨抚育新一代

2011年10月20日 16:21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州人柯元华八年十易其稿

  七旬翁再续《红楼梦》

  记者 洪卫 报道组 金志良

  一部73万字80回的《红楼再梦》,近日由新世界出版社正式出版。续写《红楼梦》的这位作者,是79岁的台州老人柯元华,一位只念过几年私塾的百货公司退休员工。

  71岁开始写作

  柯元华早年从事过行政工作,后来调到黄岩百货公司上班,退休后老人还是闲不住。

  在台州市黄岩区海棠新村,精神矍铄的柯元华老人说,自己是个铁杆“红楼迷”,《红楼梦》是他一生中最爱读的一本书。50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梦”:那就是续写《红楼梦》。

  “第一次看《红楼梦》时,我才十七八岁。”柯元华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随着柯元华对《红楼梦》理解的不断深入,他萌发了续书的念头。但他明白,为《红楼梦》这样的巨作续书,就像在巅峰之上再攀登,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为此,他暂时抑制了这份“冲动”。

  从此,柯元华沉迷在“红楼”中。他购买了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搜罗了许多续书、研究著作等,时时品味,常常翻读。

  柯元华老人说,清代高鹗所续的40回是目前最成功的《红楼梦》续作,此后,清代、民国不少作家继续撰写《红楼梦》120回之后的续作。柯元华发现,多数续书的情节是:黛玉“还魂”之后,继续与宝玉结为连理,而缺乏贾兰中榜以后的生活场景、社会场景刻划,缺少红楼人物后代的描写。

  于是,柯元华再次萌发了续写《红楼梦》的想法,经过许多年的酝酿,直到71岁时,柯元华才开始动笔续写《红楼梦》。

  “当父亲告诉我们他要续写《红楼梦》时,我们都以为父亲是闹着玩的。谁知,父亲一头扎进去,就是8年时间,并拿出一部洋洋洒洒80回、73万字的《红楼再梦》。”儿子柯溢滨说,父亲孜孜以求的心志、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和惊人毅力,让全家人都十分惊异。

  实地采风遇小偷

  打定主意后,已步入古稀之年的柯元华,从学习电脑打字开始,攻克一个个难关:古诗词、歌赋、楹联等等。

  在学习电脑打字之前,柯元华老人已经撰写了十几回《红楼再梦》,但他觉得写作速度比较慢,特别是修改起来比较麻烦。他毅然购买了电脑,用一个多星期背熟五笔口诀,再用了半年时间,掌握了快速打字的要领。

  不倦的耕耘,果然取得了效果,花了一年半时间,柯元华完成了《红楼再梦》初稿。

  完成初稿后,为了感悟续书中苏杭文化的氛围,柯元华不顾高龄,10多次赶赴这些地方实地采风。在一次采风中,他连续在南京、无锡和杭州遭遇3次小偷,连随身带的手机都被偷走了,回家时已身无分文。

  此后,为了将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刻划得更饱满、更形象、更符合那个时代的艺术真实,柯元华又进行了两次修改。

  柯元华的家人告诉我们,他白天常窝在书房里修改小说,就是户外活动时,如果突然有灵感,他会立马回家开始写作。有时,甚至在半夜两三点醒来,也会坐到电脑前编写故事。父亲的创作热情影响了同样爱好文学的儿子柯溢滨,他主动加入父亲的创作,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并协助父亲修改稿子。

  经过8年10易其稿,一部80回、73万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再梦》终于完工。

  讲述红楼人物后代故事

  柯元华告诉我们,《红楼再梦》以“程高本”为蓝本,续写宝玉出家20年后,由薛宝钗、李纨担纲的“红楼遗钗”,抚育新一代成长而呕心沥血、不断追梦的“新梦”。

  该书设计了“玄虚梦境”作为故事的依托,以清王朝鼎盛时期为背景。其主旨和脉络,以《红楼梦》十二曲之《晚韶华》为依据,围绕印证《好了歌》及注释的预示为线索,着重展现了一批争取自由幸福的女性形象。

  柯元华特别强调,《好了歌》及注释是《红楼梦》的灵魂,是曹雪芹的总论点。“如果说,《红楼梦》是消极对抗的话,《红楼再梦》则是积极应对。”柯元华说,这正是本书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也是一本写给当代公务员看的书。”柯元华说,在这套书里,柯元华把很多笔墨放在叙写官场事态,竭力歌颂贾兰、周进等忧国忧民、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清官廉吏,抨击贾怀、符培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以官场宝鉴寄托对廉洁奉公的企盼。

  成书后,台州新华书店总经理张国良阅读了书稿,当即决定与柯元华签订委托协议:由他们联系出版社,承担出版工作,并由新华书店全权发行。“我们为台州能有这样的作品问世感到自豪。”张国良说,“这可是台州人自己的‘红楼梦’呀。”张国良说,这部《红楼再梦》选材与其他红楼续书不同,有其独创性,相信会引起红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会被读者喜爱。

  新书近日出版后,柯元华又有了新打算,他想成立一个“新红楼工作室”,着手编写《红楼再梦》的影视剧本,并准备筹资拍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