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叶苹 张永峰)在中国西沙群岛清澈的海水下,散落着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宝藏,引起了盗采者的觊觎。近年来,中国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遏制、打击对西沙水下文物的盗采。
西沙群岛有“南海明珠”之称,在这些岛礁的水下,还有另一种珍贵的存在——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宝藏。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由于珊瑚礁盘密集,暗礁错综复杂,许多往返船只葬身海底。
经过漫长的岁月,古代海上商船所载的许多货物都被不同程度地腐蚀,今天能见到最多的水下文物是陶瓷器,外销瓷器最多,还有数量不少的金银器、铜器、石雕和少数漆器。这些文物不仅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价值,更是中华民族世代在南海活动的重要见证。
黎吉龙是海南省首批水下文物考古者,对西沙水下考古知之甚多。他介绍说,西沙海水清澈,在许多岛礁周围,站在船上就可以看到海中散落的文物,有的遗址距离海面只有几十厘米。“一眼可见”的宝物也吸引着盗捞者,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不法分子或雇佣船员,或亲自下海,以水下爆破、手工挖掘、潜水探摸等手段,非法开采西沙水下文物。
“每次下水都会发现新的文物点,但也有伤痕累累的盗坑。”黎吉龙说,去年和今年,考古队员在西沙发现许多明显带有人工痕迹的深坑,是不法分子利用小艇的螺旋桨找寻瓷片留下的,这种方式对水下遗珍造成了致命性的破坏。
今年4月,文物执法人员在海上巡查时,现场抓获6艘正在盗捞水下文物的小艇,没收9袋共1400多件“海捞瓷”,不远处的3艘大船见到执法人员立即作鸟兽散。
执法人员拍摄的视频显示,渔民实施盗捞的小艇上摆着红色的蛇皮袋,打开袋口,里面堆满了破碎的古代瓷器,甲板上也散落着碎片。执法人员潜入水底拍摄的画面显示,礁盘上已被盗捞得空荡荡的,很难看到瓷片的踪影。
类似的盗掘活动时有发生,有些沉船遗址的中心区域已被盗掘一空。据了解,西沙水下文物盗掘不是偶然的行为,它已演变为投资、盗掘、销赃一条龙的非法盈利活动链。一些收购商经常到海南渔民中间搜集“海捞瓷”,以前只收一些完整的盘、罐、碗一类,如今连破碎的瓷片也价值不菲。
据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介绍,今年4、5月间,海南省文物局举行的一次文物保护巡查发现,西沙48处水下文化遗存中,每一处遗存都被盗掘者染指,有些沉船遗址和遗物点的中心区域基本已被盗掘一空。
专家表示,南海水下文物遗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线段,它不光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传播友好往来的文化之路,这条路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开展南海水下文物保护和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从1998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对西沙文物采取抢救性挖掘措施,已运回万余件文物。国家文物局及海南、福建等省文物部门一直在研究保护水下文物的有效方法。 海南省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国家南海博物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水下文物考古基地”的建设,打造南海水下文化遗产重要的宣传、研究和展示平台。
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水下防护系统——西沙水下文物“无人值守”也将于“十二五”期间实施,这项系统通过在水底安装报警、警告、声波驱逐系统,形成报警数据传输到岸,据此实施巡查和查处,以达到整个区域内环境大监控的目的。
业内专家指出,水下文物保护仍然面临着管理经费缺乏、协调机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等困难,对监管构成了很大挑战。西沙海域广阔,要想有效遏制水下盗捞,还需要多部门互相配合,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