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大山里建民族文化传习馆 抢救濒临失传的手工艺

2011年10月23日 08: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离昆明市区15公里的哈马者村,群山环绕中有个农家院落。院内,几尊庞大的大象雕塑几乎占据了整个院子。这里,精致的牛头或摆或挂、久未挪动的人物石雕半身像已经长出青苔。雕刻机、印染机等民间工艺制作设备及剩余材料、油漆桶等堆满几个操作间。

  几个聋哑青年礼貌地给记者倒茶水,递瓜子。一个小伙子热情地拉着记者来到工作室,眉开眼笑地展示自己做石雕和安装石雕的照片。

  当地村民都知道,这个不起眼的院子,是昆明市盘龙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为民间工艺家建立的创作培训基地——“合虚民族文化传习馆”。

  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许多民间传统技艺正处在消亡的边缘,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除少部分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能得到经济回报外,大部分工艺品经济价值不大,很多年轻人放弃手艺外出务工。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重建刻不容缓。为此,云南一批民间艺人在昆明市盘龙区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合虚民族文化传习馆”。

  一批民族民间手工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此聚集,他们开班收徒,对社区居民、民间工艺爱好者、失地村民、下岗工人、中小学生进行培训,迄今已培训6000多人次,其中,残障人士1000余人次。

  招呼记者的这些年轻人来自昆明华夏中等专业学校。华夏中专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以招收残疾学生为主的特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传习馆成立后,与华夏中专等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让学生来这里实习。今年3月,华夏中专27名学生到传习馆实习,他们学习专业工艺美术课程,参与西双版纳市政建设工程,创作的60多座大象雕塑刚被运走。实习结束后,有7名学生因为喜欢这里的工作,留了下来。

  “民间传统工艺后继无人,许多非遗传承人艰难度日,一些掌握绝活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却后继乏人,甚至‘人死艺亡’,很多民间艺术就此失传。”云南少数民族刺绣传承代表人、苗族刺绣民间手工艺大师廖力耕说。此前,他到民族地区采风,发现刺绣作品很漂亮,经打听才知道这都是上辈人的手艺,当地年轻人几乎不会刺绣,许多传统针法失传。为“抢救”民族刺绣针法,廖力耕走村串寨学习针法技能、图案特征、色彩运用、文化内涵等,掌握了30余种针法,学会之后还到易门、石林等县的村寨教妇女刺绣。

  盘龙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天尧说,盘龙区多年前开始寻访民间艺人,挖掘传统工艺,组织活动、创造条件让民间艺人展示才艺。盘龙区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鼓励传习馆等举办培训班,组织活动让民间工艺跟时代结合,还特别收录各种散落工艺,并出版了《昆明民间艺术人物传奇》一书,将艺人的传奇经历和传统工艺尽可能地保存下来。

  “传习馆不只教学,还结合技艺传承和开发利用,形成了品牌并得到市场认可。只会手工艺永远是匠人而非民间工艺大师。”合虚民族文化传习馆负责人说,传习馆以政府引导扶持、公司运作、艺术家操作、农户制作的“公司+艺术家+农户”模式,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养传承人。为了能“自我造血”,传习馆在附近村寨建立了两个工艺美术生产基地。土陶、滇派风筝、烙画、木刻、木雕等工作室承担着研发、生产的任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传习馆,盘龙区在昆明繁华的钱王街还有一处“前沿阵地”,很多非遗传承人都“榜上有名”。他们在此设置了20多个项目,中小学生可以前往学习。此外,在充满浓郁老昆明味道的园博花鸟市场,盘龙区为艺人联系提供了免费展位,为每位艺人“起名字”,做招牌,通过宣传扩大市场。以前,园博花鸟市场门庭冷落、客流稀少,民间工艺活动进驻后,客流量增加了60%以上。

  “传习馆为传统艺术品和市场的结合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马天尧说,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元素,但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不是摆个摊位就能形成,只有得到市场接受和认可,解决艺人的经济收入问题,才能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保护一方特色民间工艺。

    本报记者 张文凌 通讯员 黄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