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友十三陵雨中送别“八百壮士”老兵王文川(图)

2011年10月24日 14: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上午,十三陵景仰园内响起悠扬的口琴声,30多名网友聚集在这里,参加抗战老兵、“八百壮士”之一王文川老人的骨灰安放仪式。老人的大女儿告诉记者,目前寻找到的三位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幸存者都已去世。

  昨天上午9时,网友们陆续到达陵园,他们手捧白菊和老人生前遗照,送老人最后一程。王文川老人的女儿王秀英说:“自2009年老人首次以‘八百壮士’幸存者身份露面后,得到了全国各地志愿者的关注,也正是这最后几年时光,令老人90多年的坎坷人生完满。”说完,王秀英当场为众网友跪下表示感谢,在场者无不动容。

  1937年10月26日晚,淞沪会战最后阶段,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昼夜。战至30日,接到撤退命令后,他们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1941年,谢晋元被汪伪特务暗杀。同年12月,日军突入英租界,将困守在此手无寸铁的“八百壮士”余部俘获押走,被遣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役。

  王文川老人当年在谢晋元524团一营四连任重机枪手,他也是目前寻找到的唯一一位居住在北京的“八百壮士”幸存者。当年在去安徽芜湖做劳工的途中他被老乡解救,得以生还。2009年3月,王文川老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八百壮士’身份曾是我藏了半辈子的秘密,每次想到都流泪,战争是我一辈子的噩梦。”

  王文川老人生前最喜欢吹奏口琴,他的女儿在雨中吹奏了一曲老人生前最爱的曲子《送情郎》,表达对父亲的思念。“我用的这把口琴是父亲留下的,是他在胶州路集中营生活时一位老师送他的,他一直珍藏至今。”老人骨灰安放后,网友们依次向老人献花、鞠躬,表达哀思。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