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老套,只有探索!
一个癫狂喜剧,一个肢体戏剧,一个最像话剧的话剧,昨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戏剧导演论坛”迎来了参展戏剧《夜·店》的导演田沁鑫、爱丁堡最佳戏剧《外套》的导演阿米特·拉哈弗和《人面桃花》的导演郭小男。这三位导演和香港进念·十二面体的导演胡恩威一道,带来了本次艺术节4台形态各异的戏剧。“最健全的戏剧观念是多元并存。”戏剧评论家荣广润说,而艺术节则为多元并存的实现搭建了可能的平台。
在本届艺术节论坛上,戏剧评论者袁鸿回忆了在爱丁堡看《外套》现场版的经过。袁鸿说,“这戏没字幕,而我英语又不好,没想开演10分钟后,我被完完全全带入戏中,语言此时已不是障碍。”“如今,再用语言来要求一部现代戏剧是不公平的。”“舞台语言不仅指人物间的对话,而是一种更丰富更直观的舞台呈现方式,它往往有着N种可能性。现代戏剧观念要求艺术家做出更多跨越语言界限、深入人性的作品。”
最期待的形体剧《外套》
一台戏,7个演员,无需字幕翻译,仅依靠肢体,舞台语言的“表达”完全不同于巴别塔下苦役们的无计可施,这是《外套》带给我们的突破传统戏剧舞台语言方式的“范本”教育。
这个改编自果戈里经典同名小说的形体剧,经壁虎剧团100多年后的重新改编,成为了一部充满创意的“新经典”。该剧自2009年在爱丁堡戏剧节上演后便受到戏剧界和舆论的一致好评。去年,《外套》两度访华,引发圈内震动。濮存昕感叹其“舞台语言的无限可能性”;汤唯向国内观众强烈推荐该剧,并愿“为该剧做义工”;导演何念则看了一次现场演出后,又看了6遍录像。
《外套》的导演阿米特·拉哈弗想通过该剧提示观众,“记住,所有人看到的东西都可能会不同。魔鬼不一定是魔鬼,上帝也不见得就是上帝。我们的戏不能告诉你这个角色‘一定’代表着什么。”是的,把问题抛给观众——这是《外套》的魅力所在。
《唱K回忆录》引起共鸣
继多媒体建筑音乐剧场《路易·康的时代和生活》之后,香港导演胡恩威近日又带着《唱K回忆录》来到上海。该剧以场场爆满的成绩结束了在上话艺术中心的4场演出。近3小时的演出中,两岸三地的10位演员,在70多首K歌多重唱中,串联起12个互相关联的唱K场景。可以这样说,由香港戏剧表演团体“进念·二十面体”带来的话剧《唱K回忆录》是本届艺术节上不多见的港式话剧。
胡恩威的这部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有一些实验,有一些晦涩。但关于唱K的主题,却引起了观众情绪的共鸣,不断迸发的掌声和合唱更多是给予那些属于所有人的集体记忆。据胡恩威介绍,这部作品酝酿了整整6年。
“现代人,到最后往往都成为只有记忆没有回忆的人”,而《唱K回忆录》确是一部关于回忆的戏。同事下班相约唱K、张国荣唱K、卡拉OK发明者唱K、学生妹唱K、第一次唱K……每一幕,都有一个关于唱K的记忆和主题。而伴随这些故事的,是那些熟悉的旋律:《后来》、《遇见》、《好心分手》、《味道》、《K歌之王》、《至少还有你》……十几幕故事和歌曲,构成了一幅K歌众生相。
格非“乌托邦”开篇上舞台
而郭小男则透露,自己正在创排近来因《春尽江南》颇受关注的先锋作家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开篇之作《人面桃花》的舞台剧。剧中女一号将由影视明星梅婷扮演。对于大众,可能更多地是冲着梅婷来看戏的,而喜欢戏剧的人可能更想知道当年的这部先锋小说又会有怎样的舞台呈现。不过,郭小男坦陈自己很羡慕《外套》的导演,阿米特·拉哈弗通常会花2年时间做一部戏,而《人面桃花》从建组到演出只有短短60天。
正如台湾著名戏剧人鸿鸿说的,“世界在变,政治在变,剧场在变。然而总有一些人不变,总有一些事情不变,总有一些情感的根源不变。有时,不变是可恼的。有时,不变是可耻的。也有时,不变是可爱的。”于是,我们总能看到那么一些人,他们为了寻找梦想,固执地走在探索戏剧的道路上,他们的行走和努力,让戏剧就有了无限的风景值得我们去期待和欣赏。
本报记者 陈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