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太原80余处历史民居仅2成保存完好 古城亟需修补

2011年10月28日 0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太原10月27日电 (李新锁)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后,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山西太原有80余处历史民居、名人故居被确定为文保单位。太原市文物部门27日称,这些历史民居目前保存完好的仅占两成,剩下的八成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亟需修补。

  27日,太原刚刚经历过一场寒流,在位于该市历史建筑集中的教场巷内,头发花白的许吉庆站在路边,茫然看着偶尔走过的行人。每年入冬他都要早早准备取暖用的炉子和煤。“虽然就住在太原的繁华地带,可什么便利也享受不上。”

  许吉庆说,几十年来,他居住的区域一直没有通煤气、暖气和自来水。一到雨季就担心房屋漏水,发生意外。前段时间,老民居被挂上“历史建筑”的牌子,可老房子依旧老旧。

  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数历史民居的外观早已改变,居民沿街私自搭建的房屋依次排开。

  在老式四合院内,后起的建筑和四合院格格不入,而老屋的门楣早已腐朽,砖雕、门墩和各式建筑构件均已破损,甚至有老屋已经坍塌。

  “翻修老屋一是要申请政府部门批准,其次还需要很多钱。”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张先生表示,当地政府划定历史建筑的初衷很好,可维修主体、资金不明确,很多事情没法解决。

  据了解,和教场巷历史民居情况类似的建筑并非个例。“山西省咨议局”、明代太原城等诸多建筑均存在类似现象。

  太原市文物局介绍说,目前,太原市有80余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的仅占20%,60%的古民居主体结构保存完整,但外墙、砖雕等已损坏,另外20%的古民居,房梁、地基等关键部位损坏较重。

  文物专家对此表示,这些历史民居都是珍贵的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保护古民居已刻不容缓。然而,资金短缺却成为保护这些历史建筑最大的难题。(完)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