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人类真能造出智能机器人吗?(图)

2011年10月28日 14:5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类真能造出智能机器人吗?(图)
表情酷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朱尔斯”
未来的机器人可能会给自己设计面孔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次“聊天”

  9月上旬,在印度古瓦哈蒂举行的电脑科技展上,穿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聊天”活动:30名志愿者被安排进行4分钟在线文字聊天。他们事先被告知:聊天的对象可能是“聪明机器人”(Cleverbot),也可能是一个真人。他们在线聊天的对话内容展示在一个大屏幕上,由现场的1334名观众进行投票。结果,超过59.3%的观众把人与“聪明机器人”的对话误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骗过一半以上观众,你可以说‘聪明机器人’算是通过了‘图灵测试’。”“聪明机器人”的发明者、英国人罗洛·卡彭特兴奋地向媒体形容说,“聪明机器人”就像是一部“健谈的维基百科全书”。

  “图灵测试”是“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研究的先驱阿兰·图灵于1950年设计的一个专门测试机器能否像人类一样思考的试验,他曾说,如果计算机能够让人类觉得它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说它拥有智能也就不为过了。

  此次“聪明机器人”在印度所获得的“通过”百分值,远远超过参加此前任何“图灵测试”的计算机“通过”的百分值,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终于创造出了一种智能机器呢?

  不过,卡彭特并没有盲目乐观。他说:“我注意到志愿者们与‘聪明机器人’聊天的内容都很简单,没有为难之意。如果他们刻意提出刁钻的问题,它可能就会露出破绽,实验结果就会受到影响了。”

  对于人与机器谁更聪明、更机敏的角逐,近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卡斯帕罗夫与超级计算机“深蓝”1997年的那次对决,结果是,声名显赫的国际象棋大师居然败给了呆头呆脑的机器。14年过后,又出现了一个名叫“沃森”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上场与人类进行智力比拼,并再次引起轰动。

  一场“对垒”

  今年2月,美国广播公司于14日~16日晚间的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连续播出人机知识竞赛,由IBM研制的“沃森”与该节目史上最出色的两位选手肯詹宁斯和布拉特·鲁特同台对阵。

  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竞猜节目,所出题目涉及时事、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技、娱乐、文字游戏等,内容十分广泛。在问题出现在大屏幕上的同时,其文字文本会被发送给“沃森”。当主持人就该题目给出一条线索后,参赛者按铃抢答。

  比赛中,“沃森”(其体积足有10个冰箱那么大)并未现身直播间,替代它面对观众的是一个电脑屏幕:在智慧地球的背景图案上缠绕有42根轨道来表示它的思考过程。当它处理信息的时候,这些轨道的颜色会快速变换;对答案十分有把握的话,绿色的弧线会快速旋转;如果对答案吃不准,弧线的颜色就会变成红色。

  “沃森”收到题目后,通过文本搜索在自身数据库中寻找可能的答案,并对所有备选答案进行置信度评估。当备选答案超过某个阈值时,它才会抢答。换句话说,此次参赛的“沃森”光有海量知识和高速的运算性能还不够,关键是要像人脑一样高效地思考:要会判断词与词之间以及上下文的关系,要读懂俚语、双关语以及其他人类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且能把隐藏在人类自然语言背后唯一真实的意义找出来,继而对每条线索背后的事实给予评估和权衡,最后给出权值最高的答案。

  三场比赛下来,“沃森”的成绩遥遥领先,它抢答了多数问题,并且命中率极高,最终以三倍于人类对手的成绩夺得冠军。于是有评论称:这标志着人类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又一个里程碑的到来,并且表明我们人类是能与机器进行有效交流的。

  更令业界人士振奋的是,“沃森”的出现其实提出了一个很有商业价值的问题:我们能否设计出一种运算速度快、能听懂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进行高级数据管理和分析,并且迅速给出可靠的答案?

  事实上,美国已有两所大学的医学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在“沃森”的协助下更快速、准确地诊治疾病;或者利用其信息库中海量的专业论文帮助医生诊断病情,继而给出精准的治疗方案。在金融领域,则可通过它对金融数据和财务报表的分析,来帮助进行明智的决策;此外,它还可以应用到城市的公共信息服务上,方便人们出行。

  “这的确是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IBM电信研究首席技术官保罗·布罗姆乐观地表示,“当‘沃森’的研究成果广泛推广时,就是技术革新真正到来的时候。”

  有无感情

  在科幻电影中常常能够看到聪明机灵、善解人意的机器人,有人不禁会问:它们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究竟有多远?人类真能造出智能机器人吗?

  这在科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有一些科学家相信,在心理学、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特别是思维科学充分发展时,智能机器人很可能会有感情。一旦智能机器人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判断乃至自我改造,人类产生感情所需要的条件完全可以在机器人身上实现。

  此设想并非没有依凭。大脑与电脑虽有重要差别——大脑由蛋白质构成,电脑由芯片构成,但两者都靠程序运行;人的自然智能本身是程序的产物,即建立在基因指令的生命物质上。人工智能的坚定拥护者认为,大脑神经元的存储行为和模式改变,跟计算机的相应行为是非常相似的。从理论上讲,计算机可以模拟整个大脑。一旦计算机模拟了所有的神经元和它们之间的连接点,就说明大脑的“智力”和计算机的模拟“智力”不再有任何区别。

  以计算机做比喻:人脑与思维的关系,如同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计算机程序犹如思维,不具备物质形态,却与执行程序的物质实体计算机有着清晰的因果关系。计算机程序需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就像思维需要通过大脑来实现一样。

  也就是说,思维是大脑这台“肉质机器”的产物,既然构成大脑元件的物质与其他物质并无本质的不同,为什么大脑的活动不能由其他物质元件(机器)来替代呢?假设用电子神经元替代人脑中的神经元,不就可以依次将人脑最终由一个生物机体变成一个电子设备了吗?顺理成章的是,认知的所有方面,比如语言、记忆、学习、推理甚至情感之类的精神活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器来执行。而早在1943年,就有学者论证了人脑的神经元为何可以被视为计算器件。

  美国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约翰·麦卡锡,几十年来一直在探索用可以通过电脑操纵的公式来系统地表达人类思维的所有形式。他坚称:“没有理由相信我们不能写出一个能使电脑像人一样思考的公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1998年也曾说过:“在我看来,如果非常复杂的化学分子可以在人体内活动并使人类产生智慧的话,那么,太阳复杂的电子电路也可以使计算机以智能化的方式采取行动。”

  有无生命

  但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近期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不太可能造出智能机器人。这也取决于我们对“智能”或“思维”是如何定义的,其科学依据综合起来说是基于:思维就其固有的本质而言是一种生命活动。无生命的智能和思维,如同无物质的生命一样,以目前的认知来看是不可想像的。而情绪、感情和自我意识,纯属人之特性。今天的机器人尽管可以通过编程而在面部表情上展现出喜怒哀乐,也可以对什么是真伪(认识论)和什么是正误(伦理学)作出判断,但对于什么是美丑(美学)这类反映内在的心态、主要靠情感领悟的问题,它又如何回应呢?

  再说,任何人类思想都是和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思想,人们在谈论“思维机器”的时候怎么能够不考虑用于表达思想的语言呢?而语言又是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人类生活的直接产物。不管人们所建造的机器是何等聪明,它都不可能去共享人类的那种生活方式。因为它是机器,因为思考需要精神状态,而具有精神状态的特性只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争论归争论。不管怎么说,幻想和现实伴随着科学的进步,终归会越走越近。甚至有不少科学家认为,总有一天,情绪、感情和自我意识这些纯粹属于人的、且难以捉摸的本质属性,将会转入无情无欲的计算机或机器人“冰冷的躯体”里。而且,这很可能将是进化的下一个阶段。

  事实上,不少科学家已经在研究用真正的神经细胞代替微型集成电路,使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和探索来感知外部环境,以更好地适应这个真实的世界,独立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

  而在机器人面部表情的研究方面,美、日科学家也已取得不少成果,他们研制出的机器人对外界的人和事可以表现出喜、怒、哀、乐的表情。甚至,一旦给它添加相应的动作程序,它就会做出友善或攻击的举动。使机器人对其主人产生感情,无疑具有极好的商业价值,因为这种感情类似于狗对主人的忠诚之情,非常讨巧。(照片均为资料图)

  【相关链接】

  “图灵测试”如何界定机器智能

  电子计算机在上个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后,有关计算机智能方面的问题,时常被卷入涉及自由意志、伦理标准和生命定义等无休止的争论之中。195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数学家阿兰·图灵巧妙地避开这些争论,提出了识别一台机器是否具有思考能力的测试办法。

  他在这年10月发表的一篇经典论文中提出一个假想:在彼此不相接触的情况下,一个对话者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具有电报通讯功能的打字机),同时与一个人和一台计算机交流,也就是与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对话者都无法根据这些问答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计算机具备人类的智能,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Testing)。

  “图灵测试”这种模拟测试游戏让人们看到,一个高明的问话者如何通过引出一些微妙的、有时甚至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回答,来探究一台混杂在真人当中的机器。其理论依据是:人工智能机器应当能够理解并学习模仿人类智能,亦即基于人类具有智能这个事实,通过将机器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作比较来进行判断。如今,图灵测试已被广泛当做判定一台机器是否能思考(也可以说“有思想”或“展示了智力”)的标准。

  但是,亦有不少学者对“图灵测试”界定机器智能提出异议。比如,有研究者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与最初人们对飞行的探索进行比较指出:起初,发明家认为,如果人类想要飞行,那么势必就要制造出一种像鸟类一样的东西。可是,现代飞机在飞行时并没有像鸟类那样上下扇动翅膀。人类飞行的梦想,实际上是通过对一些机械原理的灵活运用,而不是通过简单地模仿自然生物实现的。这又引出了一个话题: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它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假设某天有一台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我们会作何感想?问题的焦点在于,有些人会认为机器真的可以思考了,而另一些人会声称它只是假装思考,或看起来好像是思考。这些问题还会伴随着关于意识的争论——同样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机器可能拥有意识吗?

  现在,许多人工智能的研究者认为,也许更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是确认哪些机器具有合理的逻辑结构和程序,使它们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并具备其他一些高级行为能力。至于它们能否通过“图灵测试”,反倒并不重要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