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轻叩城门告慰先祖 “东干”演绎文化传奇

2011年10月28日 2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轻叩城门告慰先祖“东干”演绎文化传奇
图为东干人在参观访问。 张远 摄
图为东干人在参观访问。 张远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西安10月28日电 题:轻叩城门告慰先祖 “东干”演绎文化传奇

  作者 冽玮 张一辰

  在中亚,生活着12万讲“陕西土话”的东干人,历经130余年的风风雨雨, 演绎了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海外东干杰出人士故乡行”从27日起在陕西参观访问,中新网记者一路跟随,记录下来其中的点滴。

  轻叩城门告慰先祖

  双手握拳,叩击城门,用地道的陕西方言大声说:“我回来了。” 这是生活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交界处的“陕西村”村民每次回到西安必做的一件事。

  东干族华侨华人主要定居在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绝大多数为100多年前陕西、甘肃回民起义军失利后撤退到俄国的后裔,现有人数约12万人。1991年8月,从西安第一次来了6个人的代表团,“陕西村”几千人都来接待这些人,彼此亲切而激动,热泪纵横。

  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达乌罗夫·胡塞说,1994年,他第一次回陕西时,代表着几代人的夙愿,按照祖先的规矩,他来到西安古城墙的西门,叩击三下城门,用地道的陕西方言大声说:“我回来了。” 他告诉记者,大多数东干人对西安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当他去西大街回民区游玩逛街、到大清真寺做礼拜的时候,听当地人说话好像听到了“乡音”。“我的先辈们就生活在西安附近,小时候大家都在一起说陕西话。现在到西安以后,才感到陕西话是那么亲切。”

  记者发现,东干族相当一部分人普通话听不懂,但却能用地道的陕西方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随行导游一路用陕西方言讲解正对胃口,都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回到老家的喜悦中。

  保留传统文化成“一景”

  吉尔吉斯斯坦《回民报》主编杜瓦扎·贝克哈兹在参观关中民俗博物院时特别感触,对炕床、影壁、风箱等关中人的生活习俗、生产器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些不常见的生产工具也能如数家珍。

  据了解,中亚扎根后,东干人不忘本,代代相传,牢记自己根在中国,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岁时节令、民谣民歌等方面仍保留着百年前的陕甘特色。他们现在除外出用地道的俄语外,还操着一口带有浓重西北口音的清朝时期的“陕西官话”。老人经常对年轻人说,你不能丢了自己的文化,不能改了自己的习惯,这是几千年的文化。

  由于当时迁徙过来的东干人多为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长期与中国隔绝,他们已不识汉字。为保留中国的文化,东干人创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用俄文字母拼写出的东干文。达乌罗夫·胡塞透露,130年来,把东干人的语言和文化很好地留存下来。博物馆里有大批的东干书籍和报纸杂志。他们每年还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例如演奏扬琴、二胡和响板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乐器,能扎出蜈蚣、龙、蜻蜓、蝴蝶等复杂的风筝,还能巧手剪纸。现在哈萨克斯坦有14个学校专门学习东干文。

  据哈萨克斯坦回族文化联合会主席马尚洛·法丽达介绍,中国的传统在年轻一代的东干人中的被相对完整的继承,其中神话故事,谚语,歌谣都被保存与流传。

  在生活习惯上,东干人至今仍然保持着中国西部,尤其是陕西地区的诸多风俗习惯。喜欢吃拉面、水饺、包子,吃饭用筷子,喜欢唱秦腔和陕西民歌等。特别婚礼是东干人记录历史的“活化石”,新媳妇必须穿绣花鞋,梳非常复杂的“燕燕头”,身着绣满龙凤图案的大红襟袍等等。

  加强交流 增进乡谊

  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海外东干杰出人士故乡行”为期10天,将陆续在陕西、甘肃、宁夏、北京四地开展活动。陕西省侨办副主任李建华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让100多年前远走他乡的“陕西人”重又回到家乡,一句“乡党”道出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祖籍国的深情厚意。

  达乌罗夫·胡塞对未来有清晰的打算:“我想,东干人有中国的根,有语言环境,必须在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方面抢一部分阵地,东干协会一个重要的事情是,送大量的东干娃们回老家去学汉字、学母语。我想让咱的娃们把中文学好,下一步大量发展旅游。

  目前,东干人协会在西安设了办事处,每年都送300多个孩子到西安学习“老家的文化”。由于“陕西村”学子的带动,其他民族的人也到西安留学,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掀起了一股到西安留学热。

  28日下午,记者在西北大学参加“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现在”主题研讨会时看到,很多来自中亚的留学生赶来听课。“掌握汉语对我们的未来很重要,”留学生莎琪用流利的英语解释说,“中国是个很重要的国家,学好汉语就能找个好翻译工作,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汉语。”(完)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