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古陶瓷藏家:残片有玄机,获收藏之趣(图)

2011年10月31日 15:47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张锐所收藏青花碎片之一角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岚桦 图\海南日报记者 伍立杨

  他因古陶瓷几乎达到痴迷境地。他曾经卖房、卖车来收集古陶瓷。他曾下海多年,用“以商养文”的办法来搜集古陶瓷。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座精致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中华历史悠久的人文地理。

  张锐,发掘、整理、弘扬古陶瓷文化的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将近20年以来,他潜心收藏了近60多万片的珍贵的古陶瓷,并相继出版了三部以上的有关美术、陶瓷的学术著作。

  张锐说:“我深爱我的家乡,深爱我的第二故乡海南。同样,我也深爱中国古代的美术,尤其是其中的陶瓷艺术。”

  就是因为这份爱、这份痴迷,张锐保留了陶瓷史上一批不可或缺的趣品和妙品。

  张锐痴迷于古陶瓷的收藏是从寻找心里那条传统文化的根为起点的。从幼年起,张锐即和奇异的图案、有趣的造型结下不解之缘。在民间和乡间耳濡目染,深受祖辈的文化风骨传承,自小偏好历史、艺术,感触到传统文化博大的精髓。宽广而又深厚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不知不觉地已经深深潜入他的心里扎根,渐次壮大。

  残片有玄机,获收藏之趣

  认识张锐,是在他的一个古色古香的会馆中。初次见到这个高大魁梧、面色黝黑、一脸虬髯的鄂东汉子,很难与古雅的古文物收藏联想起来。但就是这个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国家一级运动员出身的敦实汉子,却成了古陶瓷研究、收藏界的行家里手。

  刚年过不惑的张锐出生在鄂东大别山麓,从小就喜欢体育,初中毕业后,进入湖北体工大队练习散打。在1991年,曾获全国散打冠军。1992年,在海南开发的热潮下,不甘于现状的张锐,怀揣几十块钱和满腔梦想,坐上南下的列车来到海南,经过一段艰苦的拼搏,站稳了脚跟,由于其精湛的搏击技术,当上了海南武警总队的拳击散打教练。

  在随后的日子,张锐因工作走南闯北,接触到大量的古陶瓷实物、以及收藏者、研究者,迷上了古陶瓷。

  张锐为陶瓷几乎达到痴迷境地。他曾经卖房子、卖车来收集古陶瓷。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张锐共计收集了了60多万片古陶瓷的残片,张锐曾经下海多年,在得到人生第一桶金后,采取的是“以商养文”的办法来搜集陶瓷。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座精致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中华历史悠久的人文地理。近期的设想,是让自己收藏的瓷片众得公众的到认知和了解,藉此宣扬古陶瓷中蕴藏的文化内蕴。

  在张锐的收藏室中,记者看到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清雅细腻的青花瓷具。谈起各个年代的瓷器,张锐如数家珍。尽管这些瓷片多数破碎,但上面凝聚着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却没有消失,不仅有着考古价值,更有着历史美学的价值。残片,也有着其独特的历史美学价值。残而不失其美,残而不失其值,残而不失其教,也是海捞瓷的独特价值所在。

  张锐告诉记者,瓷器,很好地凝聚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和工艺,如同茶叶、丝绸一样,当时,都是向海外输出的大宗物品。当时,古代欧洲王室拥有中国瓷器是一种荣耀,他们大量收藏中国瓷器,也直接带动了中国的瓷器官方和民间的贸易。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就是从中国输出的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开始的。从这个角度讲,瓷器,也是记载当年中西方贸易的“活化石”。这也说明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经济繁荣、文化远被。

  瓷器的工艺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灿烂悠久的文明底蕴。以明代瓷器为例,用于外销的瓷器整体画面繁而不乱,又将东西方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结合,成为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奢侈品。

  张锐告诉记者,通过对古陶瓷的考古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贸易、文化等历史信息,还可以对当代社会生活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更好复原历史原貌。

  建立博物馆,明收藏之志

  对于古瓷器的收藏,在张锐这里,更多的是研究和欣赏,同时他特别强调收藏是为了保护,为了不让它流散,是为了让古代的文化信息通过这种独特的美术管道传达出来。

  由张锐担任会长的海南省古陶瓷研究会,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位会员,常作雅集,切磋心得,交流观感,文化的积淀在收藏的流程中逐渐增厚起来。张锐近年还遍访国内的研究古瓷器学者,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其最新解读古陶瓷的鉴赏类图文书即将公开出版。

  如何能让全国的人都了解海南独特的陶瓷文化?张锐有个宏大的设想,就是筹建一座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公园。他认为,尽管海南旅游景区景点已经不少,但真正能反映海南特色和丰富深厚文化内涵的还有待开掘,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及古代海洋文化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在国内、在海南,目前还是个空白。

  记者在张锐的会馆中看到了规划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公园的雏形:将以郑和下西洋为基础,深度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格调的主题公园。

  另外,张锐还别出心裁着手建立二三十个微型移动博物馆,将各个年代窑口的瓷器包装好,前往各地巡回展览,这种微型的博物馆将装在一个专用的航空箱,用汽车运往各地,注重可看性、历史性、以及观赏的便捷性。

  历年来省吃俭用收集到的陶瓷艺术珍品,在张锐看来,最终还要回到社会。曾经有海外人士想高价收购他的某个造型独特的元代青花瓷,他却毫无所动。“我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展示和保管好这批珍稀的艺术品,弘扬其所承载的文化与艺术的成就,让更多的人来解读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张锐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