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也有“沈阳话”
整部书沈阳方言有百八十句:“把头碰的生疼”;“又要抖搂着了”等等
专家学者认为,独具魅力的沈阳方言,文化内涵十分深厚,曾影响过北京方言的形成——
编者按 沈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中提出,“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切实用不断增强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沈阳振兴发展的竞争力。”“更加强化建设文化强市的高度自觉”,“努力形成以文化涵养发展、促进文明的工作格局。”居于此,本报从今日起,相继推出几个关于沈阳文化强市建设的专题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个:沈阳特色文化挖掘系列报道。通过沈阳特色文化展示,来“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加速文化强市建设。
10月31日,沈阳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著名作家徐光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一个新观点:沈阳并不缺少特色文化,问题是如何将这些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展示出来。比如,老“沈阳话”的文化内涵就很深厚,《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中就有不少沈阳方言。
《红楼梦》中的“沈阳话”很迷人
徐光荣告诉记者,对《红楼梦》中的“沈阳话”(又称盛京话),他已收录了不少,并在他编写的《辽宁文学史》中也特别提及到。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中出现过几百个方言词语,其中沈阳方言少说也有百八十句。例如“把头碰的生疼。”“起来又要抖搂着了。”“那些老妈子们,老天拔地……”等等。为什么曹雪芹会把“沈阳话”写进《红楼梦》呢?这自然与沈阳有关。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通过研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确认曹雪芹原籍为沈阳人。当年,曹雪芹的五世祖和他的高祖是明朝军官,驻守在沈阳附近。努尔哈赤攻沈时两个人投降,后加入满洲旗。所以说,曹雪芹家本是汉人,后来变成了旗人。辽宁大学教授董文成也支持这种观点,他说,曹雪芹的祖籍并非辽阳或者铁岭,确确实实就是沈阳。曹家的《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中明确记载,在明朝时,曹家最早在沈居住的是曹俊,在沈居住的最后一代是曹振彦。曹振彦当时是沈阳的地方武官,被清军俘虏后扩编为满族八旗军。
徐光荣表示,虽说曹雪芹本人不是在沈阳出生,但他受家庭的文化影响,对沈阳方言必然有许多了解。因此,在写《红楼梦》时,把沈阳方言写进去,是合情合理的。
“沈阳话”对“北京话”影响很大
沈阳方言形成于清初,在语音上具有刚健、清新、质朴的特色。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原校长、著名东北方言研究学者曾涛教授告诉记者,据他的研究,在东北方言中,辽沈方言能占到70%左右。
记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所长关纪新教授在这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他认为,在“京味儿文化”当中,最具文化渗透力的要数“京味儿语言”,而沈阳方言就其总体上来说,同北京话有许多共同性,可以说,“沈阳话”对清代北京方言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1644年清朝进入中原之前,已与汉人及汉语有了交流基础。清朝迁都沈阳(盛京)和建立汉军八旗以后,满、汉语言的交流更加频繁。当时汉军八旗所使用的汉语沈阳话,已成为满族人直接面对的一种汉语样板。清朝定都北京后,学讲汉语更成必需。由于北京内城划为旗人居住,汉人只许住外城。所以,当时最直接的汉语教师就是那些说沈阳方言的汉军旗人。正因如此,汉语沈阳方言捷足先登地影响到了京城上下各阶层的满族人。满族人说汉话,并最终在清末形成北京方言,也是在那时被打上了沈阳方言的浓重底色。
徐光荣认为,加强对沈阳方言的研究,不但可以防止沈阳方言资源流失,还能更好地展现沈阳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陈凤军
链接——
方 言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中国现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又称官话方言)、广东话(粤方言)、江浙话(吴方言)、福建话(闽方言)、湖南话(湘方言)、江西话(赣方言)、客家话(客家方言)。沈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一种次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