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畅销作家杨红樱的童话系列图书第二季“好性格”在成都首发。继其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改编成漫画后,又被制作成了绘本。出版社为了打造出“杨红樱画本馆”投入超过千万元。
虽然不少业内人士看好绘本的发展,但目前国内原创绘本十分稀缺,使得市面上大部分的绘本均引进于国外。
亲子共读一口气绘出64本
《杨红樱画本——好性格系列》是其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原创幼儿故事图画书,内容选自她早年为女儿写的《亲爱的笨笨猪》,20个幼儿童话故事配上图画后,适合3到6岁幼儿及其父母“亲子共读”。
该书责编刘春霞透露,出版社计划打造“杨红樱画本馆”并一口气出64本绘本,包括已经推出的“科学童话系列”8册和“好性格系列”20册。
同时,出版社在封面上注明的“画本”其实就是绘本,“换个说法就是要打造原创概念。”
千万成本主要用在绘画制作上
“一般作家即使作品好,但没人气我们也不敢做,对杨红樱的作品我们很有信心。”刘春霞透露,为打造这套绘本出版社投入了超过千万元,主要用在绘画、制作印刷和营销成本上。“‘科学童话系列’和‘好性格系列’都是5万套起印,‘科学童话系列’出了大半年已经加印了2万套,但究竟能不能赚钱,至少要经过1年的检验期才知道。”
作家说>>>
文学作品不会被替代
“在国外绘本非常发达,很多家庭图书室会在显眼的位置摆上几本图画书,主人则会告诉你他是读着这些书长大的。”上周六杨红樱在成都举行新书首发时颇有感触,在她看来,儿童的早期教育中要将智商及情商结合,绘本恰恰可以满足这一点,“今后我会多做这方面的公益讲座,让家长真正认识到图画书的价值。”
“绘本是综合性的艺术,好的故事配上精美装帧、有吸引力的绘画最适合孩子阅读。”天府早报记者昨日电话联系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巧的是,根据他的10个短篇故事改编的绘本也计划近期推出。
但沈石溪也直言,文字作品是不会被绘本取代的,“毕竟绘本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而读文学作品除了得到语言的熏陶外,还可以观摩大千世界。”
出版行业解读
现状
儿童出版业赚钱正当时
面对网络和电子读物的冲击,纸质书销量出现了不同程度萎缩。但刘春霞认为,电子书对传统纸质读物的冲击相反让少儿出版看到了“朝阳”,因为很多家长和老师希望孩子能读好书,而不是整天上网、看手机。
出版社希望借杨红樱的金字招牌打造“杨红樱画本馆”,但以杨红樱系列作品为脚本的少儿读物已经不少了,是不是预示着儿童文学市场上稀缺好作品?曾从事多年儿童文学出版工作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却用“现在的儿童文学市场太好了”来评价儿童文学创作的蒸蒸日上。“以前儿童文学作者很少,如今算上草根的作者队伍有几千人,市场在良性循环。”郑重说,但创作群体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总量大,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问题,虽然优秀作品在增加,但出版社都一哄而上做儿童图书,有些图书的质量就不太好。”
尴尬
大部分绘本均引自国外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来到西南书城三楼的少儿馆的绘本专区。据工作人员介绍,书城约有近两百种绘本读物,但几乎都是引进版。
对此郑重也坦言,绘本在中国刚起步,“我们的出版业真正开始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后,在读者的传统观念里读书还是要读文字书,如果书里的图大字小就会觉得少了含量,不实惠。”“小孩子在早期阅读时,读图能力和读文能力应该受到同等重视,而国内的孩子们普遍读图能力较弱,就是这种误导造成的。”在郑重看来,传统阅读观念是对儿童阅读的误导,同时导致了国内原创绘本的稀缺,“图文并茂的低幼读物在国内市场上占将近一半,但狭义的绘本,纯国内原创的也就几十套。”
前景
绘本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在郑重看来,儿童作品以绘本形式呈现是大势所趋:“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儿童读物有2/3都是绘本,这种类型在欧美发展已经上百年了,非常成熟。”“读书不应该有功利性,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及培养美感。如果一本干巴巴的书,会让孩子们觉得很难读。”谈及国内绘本时,郑重坦言与欧美无法匹敌,“画儿童绘本的作者不多,这七八年来主要是很多美术学院毕业的青年画手在从事绘本的制作,比起以前已经进步了很多。”
天府早报记者段祯 实习生郝晋 摄影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