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女性留洋早于男子
王斋马帅
在蒙昧的年代,中国妇女的启蒙和觉醒自然更加艰难,而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的则更加稀少了,这其中除去一些商人的家属,剩下来的知识女性更是屈指可数。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秋瑾和何香凝。更早以前,在梁启超的笔记里,可以看见一位康女士。她是九江人,自幼失去双亲,被美国人收养并且进入了“墨尔斯根省之大学,以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医学”。
中国人走出国门留学异邦是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1847年广东人容闳、黄宽、黄胜由外国传教士资助赴美留学当属首开其端,而女性留学的历史其实要早于被历史公认的容闳等人。据容闳在其自传《西学东渐记》中记录说,郭实腊夫人主办的女塾因鸦片战争前的局势紧张而停办后,“携女三人赴美”。
不过,真正对中国近代史有所影响的女子留学始自金雅妹。1881年,美国传教士麦嘉谛携其收养的宁波女孩金雅妹去美国纽约学医,后毕业于康乃尔大学,应该是中国女性留学第一人。后又有江西女子康爱德、福州许金訇、湖北石美玉,也先后得到传教士的资助而留美,这四名女性成为近代中国女子留学的标志性人物。
1903年以后随父兄留学的局面有所改变,而像秋瑾这样挣脱家庭羁绊自费赴日的女性逐渐增多。特别是1905年地方省份送女子留日之举打破了官费留学仅限男子的陈规。1905年,取得官费资格的女性有湖南20名,其中最小的14岁,最大的48岁。其后有江西10名,云南13名,奉天省与日本实践女子学校商定每年派15人到该校修读师范专业。两年后,在东京成立的留日女学生会成员约100人,1909年达到149人,初步形成留日女学生的小型群体。
此间,各省先后取消了对女子官费出国留学的限制,刺激了自费女生出国的热情,1905年先后有19名女生自费入读美国中等学校。1907年两江总督选派3名江苏女生赴美国威尔士利(今译威斯里安大学)女子学院读书,是为官费女生远学西方的开端。宋氏三姐妹也于这一时期进入该校深造。
据不完全统计,1902年至1911年留美女生30多人,留法约20人,这个数字虽仍无法同男子相比,但就持续2000余年受压迫遭凌辱的中国女性而言,已非同寻常,可谓女性留学史上的突破性进展。
摘自《扬子晚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