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民营书店如何坚守阵地?不仅卖书还卖文化和思想

2011年11月04日 16:16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民营书店如何坚守阵地?不仅卖书还卖文化和思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民营书店之困:传统阅读方式的消失

  “再也不能在午后,端着一杯咖啡来这儿静静地看书了。”近日,号称国内最大民营连锁书店的“光合作用”书房在北京关闭两家直营店。

  10月31日凌晨,苏宁旗下购物网站“苏宁易购”的图书频道正式上线,“72小时0元售书,买多少送多少!”吸引了诸多消费者。同时,当当网用户也收到了“12年店庆”的促销短信:买100返200。京东商城、亚马逊网上商城等电商也纷纷打折促销。一时间,关于民营书店的行业危机又重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经营之困 高额成本难以为继

  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很容易看到各式各样的商场,酒店,咖啡厅、KTV等丰富人们生活的消费休闲场所。而一些知名书店,如三味书屋、三联韬奋图书中心、涵芬楼、时尚廊、库布里克、万圣书园、西单图书大厦,则安静地接待着他们的顾客。

  与此同时,写字楼、居民区,快递员疾驰奔走,为每一位渴望读书的人送上精神食粮。“34块2,麻烦您在这签一下字。”网络购书的优惠吸引了大部分购书者,坐在家里就有人送书上门,折扣比实体书店还要低,何乐而不为?

  仅在北京,诸多民营书店的消失已突显了其面对的生存压力。2009年7月,单向街书店因为资金问题由圆明园的小院落搬至免收三年租金的蓝色港湾商业区;2010年1月,当时北京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正式停止营业;2011年6月,位于北京大学南门的特色书店—“风入松”书店搬迁停业。

  位于北京市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已成为北京著名文化地标。2010年,书店完成改制,成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独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三联书店的支持下“相比其他民营书店,我们的优势在于,没有房租担心。三联书店为我们免费提供14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解决了书店的大问题。”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翟德芳说。“在我们这看书,抄下书名后再到网上去买,这样的人也有很多。”不仅三联韬奋书店面临这样的问题,很多实体书店都变成了网络书店的试读库,开店迎客,却难维持正常的经营。

  相对于三联韬奋书店的优势,普通民营书店则难以获得此类支持。位于海淀区成府路的豆瓣书店,营业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每个月要支出一万余元的房租收入。

  除去高额的房租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仓储成本,和其他行业一样的税收负担不断成为实体书店失去竞争力的压力所在。国营书店享受税收返还、免除房租和教材销售的优势,网络书店仓储量大、折扣诱人、进货优惠的便利,加之愈演愈烈的数字出版蓬勃发展,多重压力下,民营书店生存愈发艰难。

  除了呼吁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民营书店,经营着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景,担负着倡导社会阅读的重任,如何坚守住这最后的文化阵地,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仅是民营书店应该思考的问题。

  阅读之困 买书与读书背道而驰

  2011年7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年拥有图书仅为5.3册,谈到现在的阅读环境,豆瓣书店店长卿松说:“阅读大环境,其实是心照不宣的,现在真正的读书人太少了。”

  并非无书可读,也并非没有读书人,读者和顾客的双重身份,是人们对图书质量和阅读效果越来越重视,价格并非吸引读书人的唯一因素。

  不少民营书店在受到网络冲击后,开始思考自己的经营方式,除去为读者提供一本书,能不能用服务和特色留住读者?开设免费阅读区,举办书友会,定期组织文化讲座……让读书人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单向街书店每周一次的文化讲座,汇集了不少爱书人;万圣书园设有“醒客咖啡”,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为读者提供板凳和坐垫……然而,一家起而百家仿,特色服务出现同质化,品牌特色的优势已经不能维持民营书店的经营。“我每年买书并不少,但有时候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缺少一个环境。大多数时间我们被工作拖累,忙着各种应酬,而不是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不过,值得静下心来读一读的书也越来越少。”供职于北京某银行机构的张小姐说。

  雨枫书馆,国内首家会员制书店,自2007年开业以来,已经在北京开了三家连锁店,拥有了自己的固定读者群。“我们提倡做书女,为女性阅读提供一个好的环境。”雨枫书馆企划总监孙婷婷这样介绍,“现在出版的书越来越多,不能抓住读者的需求,没有特色就很难生存。”由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不同文化背景和阅历不同的女性往往会遇到比男性更多的问题。雨枫书馆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让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能找到她需要的书。“这里相当于是一个私人图书馆,我们为读者节省了从海量图书中甄选好书的时间,并且节约了他们为寻找一个合适的读书环境而付出的额外成本。”孙婷婷说。

  文化之困 不只书店应该坚守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光合作用”关闭,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盲目扩张,不注重书品,一个书店,失去了他的特色,自然无法长时间吸引顾客。

  北京市内几家著名书店得以生存的还是依靠其精心挑选的书籍。位于清华教师楼下的万圣书园以其纯正的饮品和优雅的氛围已成为大学教授以及外国学者经常聚会的场所,其经营特色透露出不仅卖书,还卖文化和思想。其对面的豆瓣书店着眼于各出版社的库存书和退书,只做特价书,一些在大书店买不到的书,往往可以在这里找到。“这里更像是一个圈子,爱书人的圈子,有学者,有老师,有记者,这是很固定的。”书店的店长卿松说。

  民营书店是读书人的坚守,读书人不仅需要书,更需要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无法获得社会资金支持,盈利模式单一,房租、水电、人力资源成本上涨,而大众阅读的浅层化、娱乐化更是一些主营人文图书的民营独立书店难以生存。相比网络书店追求薄利多销,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的民营书店,降低成本需要来自国家和社会方面的双重支持。

  对于实体书店的生存问题,翟德芳认为,在鼓励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的支持对于实体书店是至关重要的。应该适当对减免实体书店的税收,补贴一些房租收入,降低实体书店的经营成本。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图书行业有优惠政策,减免税收是政府鼓励公众进行阅读学习的有效措施。国家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时,应该给书店设立发展空间,鼓励社会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气氛。翟德芳介绍,在香港,一些商场租金很高,但书店却得以生存,其原因在于一些大地产商和业主在规划住房时,会为书店预留位置,并降低租金。

  整个社会都需要阅读,通过阅读提升国民素质,读书是人们必需的文化生活。鼓励实体书店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国家的支持,更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阅读方便与否,让书店走进社区,和便利店一样让人们触手可及,对提升整个社会的阅读气氛是人们盼望的好事。

  互联网商务的浪潮下,“如果没有实体书店,那将是一片文化沙漠,是可怕的。实体书店现在就是文化堡垒,由我们在坚守。”面对日益艰难的民营书店现状,卿松满怀忧虑。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