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民营书店纷纷倒闭折射了什么?都是鼠标惹的祸?

2011年11月11日 08:40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帝和魔鬼一起来到速读时代

  北京特约记者 东川

  【新闻分析】

  近日,鼎盛时期曾拥有31家连锁门店的民营书店“光合作用”歇业。本周,“光合作用”书店重组小组已经成立,正与10余家意向投资的企业磋商,“光合作用”厦门总部称,资金到位后,北京直营书店有望重张。

  民营书店面临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早在去年初,曾是全国最大民营书店的北京第三极书局停业;而今年,以6月北京人文学术书店风入松宣布停业为高点,之后上海季风书店多家门店关闭。这些被认为是城市文化地标的人文书店正逐渐消失……据北京新华书店首席执行官刘建华介绍,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民营书店已经锐减了1万余家之多。《中国文化报》记者江心撰文用“阅读者的悲剧”来形容这一文化现象。

  “一些问题一旦涌来就会使思考者惊愕”,尽管众多民营书店倒闭的背后暗含着许多疑窦,但概括起来却折射出诸多国人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

  书店倒闭折射读书之轻

  “读书之轻”的根源当然是阅读危机,在满世界充斥信息而非知识的现实社会,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对着满屋书架可能会相当陌生乃至漠然以对。人们通常对一本书的耐心从百年前的一年,到十年前的三天,再到现在的三分钟甚至三秒钟。

  当你拿着iPod、iPad 、iPhone草草滑页像似阅读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感染了人类速读时代的恶习——不求甚解,一知半解。即使世界名著、文化经典之类,也常常被人当做堂屋的装饰品,甚至北京近年来出现了专门为富豪房屋装修精心设计的假名著,以供客人瞻仰。

  在一个信息爆炸复又空前物化的金钱时代,书似乎不再等同于知识,再加上内外环境的挤压,国有新华书店的书还看不过来,或者少有人光顾,民营书店的纷纷倒闭似乎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书店倒闭折射市场之重

  四年之内民营书店倒闭万家,除了阅读的大环境所致,是租金逼退了文化?还是文化吓阻了租金?其实许多书店并没有逃脱一个致命相似的结局,那就是市场。有的因为资金链断裂,有的因为内部经营不善,有的因为盲目扩张上市,还有的因为定位不准……记者认识的北京许多民营文化出版公司的朋友曾说,这年头,卖书有时还真不如卖猪肉甚至卖花生米挣钱!

  与网上书店相比,实体书店的进货价格一般能在六折、七折,如果以四折、五折来销售的话,低于进货成本,肯定是会赔钱的。而近年来电子商务、网络购书对于传统书店生存空间的挤压亦可谓步步紧逼,刀刀见血!

  民营书店在相对发达的国内大城市,如京广沪等地,各种负担,比如房租、水电等费用,越来越居高不下,一边是费用的上升,一边是销售的下跌,很多书店只好关门。

  书店倒闭折射机制缺失

  在北京,作为民营书店象征的席殊书屋,位于北京大学旁边的风入松以及北京中关村第三极书局的关闭最为引人叹息和无奈。是大势所趋,还是答案尚在风中?

  没人敢预测民营书店倒闭潮会持续到何时,同样没人能预测民营书店何时能东山再起,重现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在被命名为“飘世纪”的今天,不知道什么事与什么事会发生莫名其妙的关联,让人无法预料。但有一点却可以明确,那就是与民营书店倒闭潮形成鲜明对照的各地国有新华书店却基本屹立不倒,个中原因何在?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国有书店的信誉保障,国有新华书店一直以来享有教辅类书籍的优先发行权和售卖权,要知道这几乎撑起了其半壁江山;位于全国各地的新华驿站连锁、新华音像租赁发行等等相关联业务,也让新华书店受益匪浅。教育部《神州学人》杂志编审蒙梓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还有民营书店的倒闭潮很大程度也是源于竞争的非公开化。国有书店不必承担高额房租,包括水电等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民营书店要交增值税,新华书店大部分是要退税的。因此,民营书店的纷纷倒闭几乎成了无可挽回的了。

  民营书店倒闭

  不能仅仅

  归咎于鼠标

  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认真对待民营书店倒闭的悲剧现象,网开多面,调整政策,真正厘清民营文化发展思路,对其多一些宽容和信任,让仍在坚持着并挣扎着爬将起来的民营文化企业早日重振雄风。

  因为,我们坚信,民营书店的倒闭如果仅仅归咎于一支小小的鼠标显然有失公允和科学。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众多个体私营书店的热闹和繁荣,个中原因值得我们取经、探索,并运用“拿来主义”的眼光和文化科学发展观借鉴之。如此,我们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会有更坚实的民间根基。

  【出版人说】

  书店倒闭是长期无序的结果

  沈浩波(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书店这个行业一是长期缺乏保护,二是长期缺乏规范。(倒闭)不完全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一个长期无序的结果。书店不仅仅是一个盈利单位,它应该还有传播知识文化的功能,但是这个功能没有被保护起来。我以前听说过用几百亿来支持上游出版社,其实把这个钱反补给书店,书店多了自然这个产业就兴旺发达了。书店不是网络世界能够完全取代的。书店社区化的功能,店面的环境,对人耳濡目染的氛围,都应该保护起来。出版可以交给产业,书店不能全部交给产业。

  实体店不适应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张立宪(《读库》出版人):现在的阅读变成电子阅读和纸质书的形式并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购书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折扣肯定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是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去书店买书时间成本特别高,不如网购方便。这种购买方式决定了实体店已经不太适应现在人们的消费习惯。我觉得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国家对书店行业应该有一个扶植,或者至少政策上的倾斜。

  低价竞争本质上是 文化和资本的竞争

  翟德芳(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目前环境下,内部原因已是次要,书店要撑下去,一定要有外部支持才行,三联韬奋如果不是三联出版社不收房租,一定会倒闭。国内图书定价本来就低,网店以更低折扣招徕顾客,利润空间极小,能拼下来,说到底只是资本作用,这种竞争本质上是文化和资本的竞争。

  将来书店应该是 空间、场所和文化机构

  陈定方(广州学而优书店创办人):书店要做更多的增值服务,包括周边服务。将来书店应该是空间和场所的概念,同时也是文化机构的概念。它可以是出版商、作者与读者的连接点,即便没有了纸质书,因为阅读本身是永存的,而交流与沟通也是永远有需求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