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柱:考古不是挖宝贝
是否存在外星人?咸阳宫是什么样?长安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通过考古找到各种遗迹,并进行科学分析,所有的假设得到科学的证实,才能逐渐打开历史的“冰山”。
社会上有些人对考古的认识进入了一些误区——在考古发现中,重视古代墓葬,轻视古代遗址;在古代墓葬中,重视大型墓葬、达官显贵墓葬乃至帝王陵墓,轻视一般墓葬;在墓葬考古发掘中,重视随葬品,轻视墓葬遗迹。
曹操墓事件不止是对考古界的震动,更是社会诚信危机在学术上的反映。如果连涉及祖宗历史的考古这样的学科都造假,那公众恐怕认为社会公信力已经失去了其底线。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所原所长刘庆柱
主持人:本报记者 陈四四
位于剑阁县的拦马墙,是蜀道文化线路上保存完好的一段历史遗存。可是,这段“古代高速公路”究竟建于何时,却缺乏科学的论证。10月25日,在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工作座谈会上,面对一边是众多文化遗存缺乏考古研究,一边是社会上越演越烈的“挖宝”热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所原所长刘庆柱再次提出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考古?刘庆柱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考古是寂寞的科学活动,需要耐心,不是淘金。
考古:解释和还原历史
记者:今年9月,你参加了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调研活动,当时一路上都在不断建议各地要赶紧进行考古发掘,为什么?
刘庆柱:要保护文物,首先要确定保护对象的时空基本情况,即文物的时代、空间范围、文化内涵、保护重点,被保护文物是否存在“病症”,对于被保护的文物时空、内涵不清楚的要搞清楚,存在病因的要查明原因,考古就是类似于“看病”的工作。通过考古对历史遗迹进行科学的认证,才能谈到如何去保护。
比如,拦马墙,至今保存极为完好。路旁有很多树木,路面上蹄印、脚印,还有水滴形成的小凹坑,说明这段道路历史悠久。但是这段道路到底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历朝历代有没有经过修补?这就需要专业的判断。怎么去判断呢?石头、树木都不会说话,但路是人走的,只要曾经有人的活动,就一定留下人的活动痕迹。考古就是去寻找这些痕迹,确定道路的年代及空间范围,为今后的保护、研究做准备。
考古是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目的是还原和解释历史。三星堆是否存在外星人?咸阳宫是什么样?长安城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通过考古找到各种遗迹,并进行科学分析,所有的假设得到科学的证实,才能逐渐打开历史的“冰山”。
记者:可人们往往认为考古就是“挖宝”?
刘庆柱:考古绝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热闹,考古实际很艰苦,也很寂寞。上世纪70年代,我在农村搞考古发掘,农民没多少房子,我只能住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没有床,几块木板拼起来当床。仓库里放的是粮食,老鼠特别多。早上起来一看,睡的木板上就有掉下来的老鼠。那时买不到菜,我们就在工地上挖野菜来吃。我一年有10个月在野外工作。现在工作条件比我们当时好,但还是艰苦。
盗墓:是对民族历史的一种破坏
记者:你的很多研究都与王陵有关,有人说你热衷于发掘王陵,是这样吗?
刘庆柱:虽然我写过唐十八陵、汉十一陵等王陵的研究报告与论文,但我没挖过一座王陵。这么多年来,我只考古发掘了汉杜陵的陵寝建筑遗址。
1973年,我开始研究秦咸阳城。但是秦咸阳城城址规模太大,短时间很难把它弄清楚,我知道古人说“陵墓若都邑”,也就是说帝王陵墓是仿造都城建设的,陵墓可以理解为都城的缩影。于是我决定改为同时或首先考虑研究陵墓制度。因为依照中国古代的风俗,“视死如生”,办丧事实际是按照人间的样子去做的。古代的陵墓制度,反映着历代社会的面貌。
记者:现在社会上对发掘王陵很感兴趣,不时传出要求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呼声。对此你怎么看?
刘庆柱:各界越来越重视文物发掘与保护,这是多年来很难见到的好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上有些人对考古的认识进入了一些误区。其表现为:在考古发现中,重视古代墓葬,轻视古代遗址;在古代墓葬中,重视大型墓葬、达官显贵墓葬乃至帝王陵墓,轻视一般墓葬;在墓葬考古发掘中,重视随葬品,轻视墓葬遗迹。
对于陵墓,尤其是王陵,国家不主张主动发掘。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很好地解决出土文物的保护问题。定陵出土的丝绸已大多被损,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女尸已渐渐变硬、变色,这些都是已有的教训。
又如,出土金属器文物的锈蚀问题,目前还没法从根本上解决。文物放在地下几百年问题不大,但出土后环境的变化,会造成严重影响。出土文物微环境变化的影响,微环境数据的取得,微环境的再造都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
记者:考古工作者可以不去发掘,但盗墓却又屡禁不止。怎样才能杜绝盗墓现象?
刘庆柱:现在盗掘古代墓葬犯罪活动愈演愈烈,盗掘古代墓葬的级别越来越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递交了《关于恢复盗墓死刑罪名的提案》。有人说,我提出反对,是怕盗墓者挖了我们考古工作者没有挖的了。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盗墓已经突破了社会的伦理底线,是对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历史的破坏。
我们对待祖先和历史,应该有敬畏之心。我在日本参观过仁德天皇陵,所有游客必须着正装,进入前要洗手、戴白手套,不能说话、拍照,只能围绕陵墓走一圈。可我们游览定陵,嘻嘻哈哈,这是对自己历史的不尊重、缺少对历史的敬畏。
公众考古:考古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
记者:2009年底,曹操墓真假引起了社会争议,你也被“反曹派”拍了“板砖”。当时公众的质疑,对考古界是否是一次大的震动?
刘庆柱:曹操墓事件还不止是对考古界的震动,更是社会诚信危机在学术上的反映。近年来,月球照片、周老虎等学术造假,使公众对真实的渴望达到了极致。如果连涉及祖宗历史的考古这样的学科都造假,那公众恐怕认为社会公信力已经失去了其底线。曹操是历史名人,曹操墓知名度也很高。由于曹操是安徽人,都城建在邺城(今邯郸市临漳县),墓却在安阳发现,公众有疑问很正常。当然,公众最担心的,是考古界收了地方的钱,为地方发展旅游造势。所以曹操墓的真假,是对考古学的一大挑战。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从鲁潜墓志的发现,考古工作者就已经知道曹操墓在安阳,但一直没去寻找,只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后来考古发掘的各种线索都指向曹操墓,但民间流传有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所以曹操墓发现后考古界不惊讶,但公众反应很强烈。曹操墓事件被盘点为2010年十大文化事件之一,这就反映出考古界有必要向公众进行科普,要随时将研究成果向公众宣传。
记者:专业知识会不会让公众感觉很枯燥?毕竟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还是出土的东西值多少钱。
刘庆柱:公众关注文物的价钱,实际还是鉴定时只是关注值多少钱,而对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很少重视造成的。这就对考古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走出象牙塔,通过专业知识的普及,帮助公众真正认识文物、读懂文物,从而提高收藏品位与文物鉴赏水平,而不只是注重价钱。专业人员的讲解应深入浅出,对大多数专业人员来讲,科普读物并不好写。
这种科普教育,西方称作“公众考古”。现在中国也开始注重公众考古。比如,评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今年起开始公众投票,各地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都是缩短考古与大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