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光棍节成个性文化代表 专家称节日的意义在纾压

2011年11月11日 15:52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光棍节”成为个性文化的代表

  曹刚

  仅比较影响力和参与人数,“光棍节”已不逊于端午节、情人节,赶超重阳节、万圣节。这个完全由中国民间自造的节日,本为孤单而创,却引发全民狂欢,从中隐约可探知都市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从单身自嘲到众人狂欢

  去年11月10日晚,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更新微博:“如今‘剩男剩女’较多,‘光棍节’成为他们自我解嘲的无奈。”短短一年间,他对这个新节日又多了许多新认识。仲富兰坦言,“光棍节”最近确实热得发烫,众多网络商家借机大做营销,让其俨然变为一个商业味浓重的节日,成了众人狂欢的节日。

  据说“光棍节”起源于10多年前的南京大学校园。仲富兰分析,新节日本来就由追求新鲜时尚的年轻人所创,而这个群体恰恰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嗅觉灵敏的网络商家自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

  时至今日,“光棍节”几乎无人不知。仲富兰觉得,它早已突破字面含义,不再专属于单身人士,而成为一种个性文化的代表。不管是否单身,心态年轻的网民都喜欢参与进来,希望从中获得欢乐和实惠。

  市民趣味和戏谑的产儿

  仲富兰认为,“光棍节”既不是中国传统节日,也不是舶来的节日,“只是中国民众数字文化和象形结合的产物,是市民趣味和戏谑的产儿。它与生俱来就是一个轻松、有趣的概念,由一向喜欢幽默恶搞的网络推波助澜,也很自然。”

  各大网商卖力促销,实质与传统卖场的降价、赠礼并无多大区别,但由于增加了趣味性,很讨年轻网民欢心。像“光棍节”这类节日,适应网络消费新群体的需求,加上一些新奇的促销创意和形式,很容易引发共鸣,激发消费欲望。

  “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个看似肤浅的节日,不过是商家炒作的噱头,但事实上,年轻人的消费诉求需要一种理由来激发。网民们极具活力和娱乐精神,有能力把‘光棍节’的商业价值充分释放出来。”

  “光棍节”日渐普及,也体现了社会的宽容度。仲富兰补充说,一个原本有点负面的词语被扭转过来,带上了时尚的色彩。

  纾压也是节日应有之义

  “中国目前最重要的节日无疑是春节,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也都已被确定为法定假日。这些节日有丰富的精神价值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应多加发掘和宣传,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仲富兰认为,并非所有节日都必须承担历史文化层面的功能。“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特别在大都市,竞争压力很大。通过自造节日纾解压力,能平衡社会情绪,本身也是节日的应有之义。”

  仲富兰分析,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现有的众多节日还满足不了需求。或许他们觉得自造节日能带来更多快乐。“造这个节日的初衷是为了开心,如果能带来快乐,那么再多造几个节,也未尝不可。”

  本报记者 曹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