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朱碧琴的“平凡与不平凡”:省出钱给吴冠中写生

2011年11月14日 16: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朱碧琴的“平凡与不平凡”:省出钱给吴冠中写生
▲吴冠中夫妇在黄山写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平凡与不平凡 

  ——怀念朱碧琴先生

  赵士英

  朱碧琴先生1925年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重庆女子师范学院。1942年与吴冠中相识。1946年与即将赴法国留学的吴冠中结婚。婚后育有吴可雨等三个儿子。1950年吴冠中从法国回国后,朱碧琴来到北京,先后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退休。2011年10月23日上午5时朱碧琴先生去世,享年86岁。

  吴冠中先生生前以朱碧琴为原型创作了多幅作品。在《吴冠中自传》、《吴冠中文集》中,收录了吴冠中撰写的《他和她》等多篇散文,记叙吴冠中与朱碧琴60多年的夫妻爱情生活,吴冠中亦书写了“伴侣”、“他和她”等书法作品,寄托着对朱先生的尊重与感念。

  和吴冠中先生在一起每当提到师母时,他总是讲朱阿姨怎样怎样,我们习惯了称她朱先生,几十年了各自坚持自己的叫法,因为朱碧琴先生原本就是我们上大学时图书馆的老师。

  当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改为北京艺术学院)校址就设在现在的恭王府,学校图书馆是和珅居住的“嘉乐堂”,室内全是金丝楠木装修,与故宫的宁寿宫类似。没有课的时候,我们就钻进如此奢华的图书馆(当时并不知道)找朱先生借画册看。系里有一套印刷精良的欧洲名画裱在黑卡纸上,非常珍贵,印象派的东西我们是从这里开始接触的,每次借阅的时候,朱先生都会再三叮嘱加倍小心爱护。

  听吴先生说朱先生原来并不太懂美术,因为工作的改变朱先生用功向吴先生请教,浏览阅读了大量中外画册及美术史文字资料,所以我们要看介绍历代名家如顾恺之、阎立本、范宽、李公麟、梁楷和八大山人等人的画册和书籍、看欧洲各流派的画册,朱先生总是能很快给我们找出来。1964年学校解散了,朱先生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资料室工作,我还常跑去找朱先生借叶浅予的画册……

  有名言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可吴冠中先生的夫人朱碧琴是再平凡不过的女人了。她善良、温和、热情、慈祥、淡泊,为人处世从不考虑自己,天生具有母亲甘为付出的精神品格!

  生第一个孩子难产剖腹,即便存在生命危险也没有敢告诉远在巴黎留学的丈夫。

  生第二胎疼痛难忍,可吴先生只顾作画未及细心的照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收入不高,全家生活全靠朱先生一人精密计划,在那十分拮据的日子里,还要省出钱来给吴先生去外地写生创作。

  吴先生利用星期天在家作画,她就拉上窗帘把吴先生反锁在家,自己领着孩子在外边游荡。

  每当吃饭时往往吴先生收不住画笔,一次次冷了再热,催急了还发脾气,她发誓下辈子再也不嫁给他了,可当她重病刚出院,行走不方便还吃力地端过一杯水说:你累了,喝口水歇会儿再画吧!

  慢慢她理解了丈夫的追求,当丈夫不顾生病的身体、不顾外界不公正的批判拼命作画时,她虽说过都这样了还画什么画,可还是在雨中为他撑起伞遮住画面,在野外山崖写生,风大画架立不住,她用双臂扶着画架让吴先生把写生完成……

  她永远是吴先生作品的第一个观众和批评者,有时吴先生画完一张自己还认为满意却得不到朱先生肯定时,往往心里不服,可是过了几天,再看画面还是觉得朱先生讲得有道理。当吴先生荣获法兰西通讯院士勋章让她一起分享时,她叫孙儿先看,只说了句“你这些年也真不容易”。

  每次公开场合她总是默默地躲在后面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用丈夫的成功来炫耀自己。

  吴先生虽然脾气有些急躁,画起画来什么都不顾,可是朱先生生病了他会心疼地痛哭,晚年写生、展览、出国访问都常带着朱先生一起去,平时每天都守护在失去记忆的老伴身旁相依为命,继续挥写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朱先生和吴先生一样,对教过的每个学生的秉性、脾气、天分、弱点都十分了解。每次吴先生给学生看画时,她总在一旁欣赏,当看到好画时,平时少言寡语的她会不自觉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记得1999年10月15日,我在吴先生家给他画速写像,开始很紧张没有画好,后来还是在朱先生的鼓励下才完成的。吴先生很满意,在画像上大笔一挥:士英留念——吴冠中。在一旁的朱先生说像是你画的送给赵士英的?吴先生哦了一声,添加了来家速写四个字变成了“士英来家速写留念”。

  每次去吴先生家玩,朱先生有时会把家里的茶叶点心让我带走,还有一次朱先生突然说赵士英你的衣服有点老气了该换件新的,朱先生送给我的礼物我至今都珍藏在礼品柜里,书柜里放着吴先生给我的画册和文集扉页上多有吴先生和朱先生两个人的签名……

  吴先生走了一年零四个月,朱先生因患老年痴呆不知道吴先生已经过世了,由儿子轮流陪住照顾,有时她会习惯性地问起吴先生怎么还没有回来,孩子们说还住院呢也就过去了。开始孩子怕她从报纸上得知吴先生去世的消息,把报纸藏了起来不给她看,后来发现她能读出报纸上的整段文字,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今年春节、中秋节我和妻子去看她,她突然叫出我的名字,我很惊讶,可雨说她不清楚你是谁,有时连自个的儿子都不认识,善良、慈祥的朱先生过着没有记忆的生活,只有明白的人心里有诉说不尽的痛苦。

  10月9日,我们去东方医院最后探望老师一面,清楚地听到她对会诊的大夫说了声:谢谢。

  10月23日敬爱的朱碧琴先生去世,她到另一个世界继续默默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吴先生的生活和艺术!

  虽然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可她在我们的心里就是自己的母亲。给我们留下的永远是无限的奉献、关爱和慈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