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京杭大运河将整体申遗 北方终点什刹海参与申遗

2011年11月17日 09:0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薄雾笼罩京城,游人信步于初冬的什刹海畔,享受一份诗情画意。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陈虹

  本市面积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什刹海,未来有望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呈现在世人面前。昨天,记者从西城区获悉,作为京杭大运河北方终点的什刹海,正在为大运河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开足马力:腾退修缮文物、改善水质、还原风貌等一系列工程已陆续上马。钟鼓楼下,一个古迹更多、水更清澈的新什刹海呼之欲出。

  什刹海寺等将被保护利用

  自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直通什刹海开始,至公元1432年,通惠河城区段停航,什刹海作为大运河漕运终点码头的历史共延续了139年。漫长岁月为什刹海遗留下大大小小、不胜枚举的文物古迹。眼下,它们正在逐步被挖掘、修缮、利用。昨天,什刹海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二五”期间,西城区文委等部门,将对会贤堂、拈花寺、天寿庵、真武庙、永泉庵等文保单位实施文物腾退修缮。广化寺前原有一处放生池,现为卫生部招待所占据。今后,招待所将实施拆迁,放生池会改造、恢复,并作为文物景点向社会开放。

  曾作为京杭大运河北方终点的什刹海,正在结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启动大运河北端海潮庵、什刹海寺等文物建筑的腾退和保护利用工作。

  重新挖掘出来的古迹逐渐增多,再加上此前已经修缮、腾退的恭王府府邸、火德真君庙、广福观、德胜桥、汇通祠、郭守敬纪念馆等,什刹海越来越像一个开放的文物大观园。

  古迹之外,什刹海景区还对环湖4800米的铁质栏杆进行了升级改造,让游人一进景区便觉眼前一亮: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铁质环湖栏杆,眼下全换成了造型古朴、雕刻精细的汉白玉材质栏杆。栏杆望柱采用莲瓣石榴头样式,栏板上部为三幅云雕刻净瓶,下部为双面莲花图案浮雕。水面、栏杆和岸上古朴的建筑、大树相得益彰。

  入口处设水处理厂

  水是什刹海的魂。作为京城唯一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水的质量对于什刹海至关重要。昨天,西城区功能街区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守住一盆净水,“十二五”期间,在西海什刹海入口处,将建设一座处理量为每小时1080立方米的水处理厂,从源头上保证水质清澈。

  眼下,西城区环保局等部门还通过底泥治理、流水植物种植、污水截流和必要时的药物防治等途径,解决水的富氧化问题,净化什刹海水质。

  在西海上,环保部门放置了2万平方米人工草、14台曝气增氧机和1台循环泵,以此改善水质;而在西海西岸,200延米绿地也进行了改造,可以降低污浊雨水流入西海的可能性;后海水面上,长着15亩“沉水植物”,它们用来吸收水中多余的养分,是湖水的生物卫士;后海南岸,建有水质监测站,由环保部门常年监测水质。西城区还与意大利相关部门,在什刹海合作建起了水循环处理试验场,目前已投入使用。

  核心区建四合院博览馆

  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走进什刹海,会感到这一符号尤其凸显。在它的核心保护区——大小金丝套,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昨天,什刹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大小金丝套将建成北京四合院民俗博览馆,将四合院中蕴含的京味文化,挖掘、整理、展示出来,让人们来到这里,能够遍览整个京城四合院的魅力。

  大小金丝套犹如明月,在它周边还有众“星”拱卫。以银锭桥和烟袋斜街为核心,未来将建设成以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题材为主体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以护国寺街为核心,会形成餐饮小吃为主,旅游、休闲、文化各业态互动的文化街区;以荷花市场为中心,会有一个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各个区域互补,形成良性互动。

  相关链接

  大运河2014年完成申遗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众多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地市的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申报预计在2014年完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