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 萌
根据欧洲美术基金会的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艺术原创作品和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总额为989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其中,拍卖市场更是跨越式增长。但繁荣的背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显露。在日前举行的文博会“艺术品交易产业分论坛”上,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余丁、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温桂华、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马学东等多位业内人士,就当下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共同探讨了应对艺术品金融化的新思路以及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钱流”带来的繁荣
“艺术品金融化”是当下业界反复提及的一个“热词”,然而,该如何定义“金融化”的概念?魏鹏举认为,金融化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精英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果的影响力日益深化的过程,其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经济与金融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化;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他指出,艺术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即稀缺性、增值性和流通性。
“目前,艺术品已经‘被’成为新的金融工具,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通过大量的金融资产,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更多从事金融业务的人开始做艺术品的投资。实际上这会促进整个市场的繁荣,这种繁荣从根本上来说,会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资需求,我们现在说艺术品投资市场存在很大泡沫的原因,就是因为目前中国可投资的领域太少了,太有局限。此外,也会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魏鹏举说。
马学东则从另一角度分析了“钱流”带来的影响。他回顾了近20年全球艺术市场的走势,认为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从19世纪至今经过了数次交易中心的转换——由最早的伦敦到巴黎到纽约再到香港再到今天的北京,他表示,“艺术中心的转换是经济繁荣的结果,‘钱流’的走向决定了艺术品交易中心的转换。”
“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艺术市场的竞争。20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逐步完善,画廊市场、拍卖市场、展会市场得到充分快速发展,艺术产业规模逐年扩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09年率先实现复苏,并在2010年继续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复苏引擎,将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由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变成了现实。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全球艺术市场也正在逐步走向多极化格局。”马学东表示。
繁荣背后有隐忧
“目前,金融资本正在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表现在拍卖市场、画廊市场的买卖交易,银行、证劵公司发行的艺术品基金以及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份额化交易等。可以看到,进来的钱非常多,而且都是快钱。伴随着这些,当下艺术品市场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二级市场的火爆与一级市场的倒挂所形成的格局,文交所的异常火爆,均是我们所要注意的现象。”余丁说。他表示,目前金融化给艺术品市场带来的诸多问题亟须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管理和扶植政策,以规范市场发展。
“艺术不但没有拯救金融,反而被‘招安’。”魏鹏举用这样一种玩笑的口吻来形容金融化给艺术品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认为,伴随着大量金融资本的涌入,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许多风险,金融机构日益成为市场主体,而原来的主体则被边缘化。“首先是金融风险。艺术品金融化将导致文化艺术品市场受到整体经济和金融机构的根本制约。金融机构的进入,使盘子大了,艺术品会一下子就被炒高炒低,很容易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所以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成为整个艺术品交易主体的时候,国外却有一些这样的机构在退出。其次是市场风险。金融化使艺术品市场的长期效益迅速转移到金融行业,也就是说艺术品市场的收益是一个长期的收益,但是金融化把长期收益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前透支,会破坏艺术品市场的生态环境,危及艺术品的创新与消费。第三是文化风险。文化产业金融化对文化艺术符号价值的透支,不仅无助于文化创新积淀,也容易导致背离文化艺术价值的衍生危机。”魏鹏举说。
温桂华则就自己的从业经验与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式,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她表示,艺术品火热的原因之一即是投资,因为股票、地产等投资市场低靡,使一些大的资金寻找出口。面对新的情况与挑战,她认为,关键是“诚信”二字。“诚信是中国拍卖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时下出现在拍卖中买家不付款等问题,其实质也是诚信的问题。”
理性面对市场热情
谈到当下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发展,余丁强调,市场的繁荣应放在第一的位置上,这对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发展要建立在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确保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才能够来谈艺术品市场的规范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来谈规范,正是因为市场已经开始走向繁荣了。”他特别指出,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文交所应当作为一种制度上的创新,它的实质是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
“艺术品金融化已经成为现实,而衡量是否要使用艺术品这一新的金融工具的瞄准线,就是是否有利于文化价值的实现与创造。”谈到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魏鹏举表示。
“首先要正本清源,发展基于文化立场的金融化。文化内容是产业影响价值的源头,是根本,而金融是需要的,就像人的成长需要血液一样,血液不生产营养,但是它会把营养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其次,要回归到艺术市场,助推文化价值增值。什么时候、要不要使用金融工具,根本的一点是是否有利于文化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份额化交易很多,但对我们的艺术品创作从根本上是否会有真正的帮助?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自主性,这是如何使用金融工具的基础条件。不是不发展,而是我们要基于我们自己的产业的立场,基于文化的立场,基于我们产业的规律。”魏鹏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