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央歌剧院院长:中国社会对歌剧欣赏的需求很大

2011年11月25日 13: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央歌剧院院长:中国社会对歌剧欣赏的需求很大
    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俞峰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11月4日摄)。新华网 姚斯彦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华网记者曹滢、姜春媛、姚斯彦

  歌剧《蝙蝠》是世界歌剧史上的经典作品。这样的高雅艺术在中国到底有没有人欣赏?今年5月,中央歌剧院做了一个实验,推出“公共免费开放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上演《蝙蝠》,一万张免费票在两天内被抢空。

  “实验表明,中国社会对歌剧欣赏的需求其实很大。”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俞峰日前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时难掩兴奋地说,这是一个大市场,也需要市场化机制来开拓。

  长期以来,一些歌剧艺术领域的很多优秀剧目在获奖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近几年,中央歌剧院成立艺术产业发展部,面向市场创新歌剧生产和营销方式,培育培育文化产业链,推动高雅艺术走向大众。

  《复兴之路》音乐会巡演项目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基础上改编而成。“音乐会版”从原来的3小时、3000多人参加演出压缩为1小时50分钟、180人参演,比“舞台剧版”降低了对剧场条件的要求和演出成本,更适合巡回演出。改编后的演出签约已达200场,合同金额6000万元。

  2009年,中央歌剧院首次推出“国际歌剧季”,在4个月时间里集中上演10台23场不同类型的歌剧及音乐会,吸引了12万余观众观看演出。2010年和2011年继续推行“歌剧季”,集中上演《白毛女》、《图兰朵》、《汤豪塞》等一批中外经典歌剧作品。

  俞峰说:“推行‘歌剧季’是为了改变过去剧目排演和营销‘零敲碎打’的生产方式。与经济领域一般规律不同的是,这种‘有计划的生产’更符合艺术创作规律,更能保证艺术水准,同时易于向大众推广歌剧艺术。”

  市场运作方式的变革需要同步推进人的改革。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原有50人左右,其中真正能登台演出的只有40多人。而要排演一部大型歌剧,合唱团规模起码要有80人。“过去演出一直靠借人,一年只能演一两部歌剧,”俞峰说,“第二年人散了,定制的衣服也浪费了,再演又要重新借人、做服装、排练,艺术生产陷入恶性循环。”

  近几年,歌剧院以合唱团为改革突破口,实行全员聘任制,组织年度考核,解决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问题。今年8月,剧院以交响乐团为试点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乐团里,演奏员的座次位置意味着演奏水平,人人都愿意往前提,没人愿意往后挪。通过考核、竞争上岗等方式解决了人员位置调整的问题,使交响乐团职业水准明显提升。“要把舞台留给最棒的人!”俞峰说。

  文化科技创新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歌剧领域,舞台美术是投资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排演一台歌剧,70%的资金花在舞美上。俞峰认为,舞美设计制作能带来较高利润,增强歌剧院的造血机能。基于这样的设想,中央歌剧院艺术产业部联合高校组建了数字化舞台工程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

  2009年至2011年,中央歌剧院直接经济效益实现每年翻一番,2010年达3300万元。“这个市场走的很自豪,拿我们真正高品质的艺术赢得经济效益,而不是靠以毁坏艺术为代价去赚钱。”俞峰说。

  在俞峰的构想中,歌剧产业应以项目为龙头,组建文化企业,最终实现“以文养文”。

  中央歌剧院简介

  中央歌剧院是隶属于文化部的国家歌剧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延安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1942年就在延安创作演出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目前是中国及亚太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和实力的歌剧院。

  俞峰简介

  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兼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中国指挥学会会长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