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海天出版社的《深圳短小说八大家》首发式上,我看着一堆精美的书很是欣赏,但因为都带着塑料封套,所以还是有点隔。
不知从哪天起,中国的书都娇贵起来,纷纷戴上了塑料“套子”,也有人调侃地称为“雨披”。起先只是在贵重的画册上穿,现在大有向所有书籍蔓延的趋势。刚去了香港书展,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国内的书籍和海外的书籍放在一起,这怪异的区别就出来了。大陆这边满是带套的,国外的基本没有,港台的除了画册之类也鲜见。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内有一本阐述环保理念的书《崩溃》,也用上了塑料封套,由于采用难以降解的塑封包装而招致香港环保人士的当场质疑。
近年我们国家出台了“限塑令”,超市的白色污染被遏制了。但现在随着文化产业的“逆势而上”,这种白色污染也借文化的名义“逆势”死灰复燃了。过去包萝卜青菜的东西,现在包起书籍,不知道是塑料的增值,还是书籍的贬值。
评论家、出版家解玺璋对此痛批道,虽然从保护书的角度来说有丁点好处,但塑封一拆,就没有一点用处了,“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诸多无奈不能成为使用‘雨披’的理由。”
其实,我倒不想在一个上纲上线的“环保”问题上做文章,我只是就书论书。
读书人都知道,买书的时候东翻翻、西翻翻本是一种乐趣,正是因为这种一书在手的“质感”,才让他们走进书店,不然大可上网读书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拿起书无意中翻到中间的某一页,一段文字打动了你,你买下了它。如果没有这种东翻西翻的过程,就没有买书的结果,当然更没有买书的乐趣。
现在的书店里,有越来越多的书被戴上套子,读者们只能雾里看花,凭着感觉买书,除了重版书和名著以外,其他书的命运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每年出版品种都达20多万种,德国一年只出版新书7万多种,但中国的出版业产值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
我们的出版社老总都在为“起印一万册”而发愁,他们算计了一切,却越算丢得越多。因为他们以“社”为本,却始终不肯以“读者”为本。他们的理由是,读者会把书翻旧,破损率会高。其实自古以来,书都是这么翻的,名著也是在翻书中流传下来的。据我所知,真正翻得很旧很破的书,八成是很畅销的书,这一点破损率是承受得起的。何况每本书都多花一角钱带上套,那不也是成本吗?
中国的出版业很有意思,它们总是不能在国际书业占个位置,却总是创造一些怪异的特例,创造过“豪华书”,创造过“家装书”,现在又创造出“套中书”。其实在多媒体阅读时代,纸本阅读已经岌岌可危了,假如再这么拒绝读者、折腾读者,恐怕离自我消灭不远了。
胡野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