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三合土棺椁与建文帝有关?
二00八年,上思出土两座国内外罕见的三合土棺椁,引发考古界和媒体关注。有专家根据考证推断:该墓葬男性主人为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
“埋葬信息”引出大胆假设
2008年10月15日,在距上思县城东面5公里的思阳镇广元村东北面约800米处,当地人称之为“官皇屯”的土坡上,一支施工队在挖山取土时,发现两座用三合土夯制的棺椁。经随后赶到的区内外考古专家勘测,两座棺椁呈一大一小坐北朝南并排放置,中间相距0.5米。大棺重量在6吨上下,小棺4吨左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梁宏刚博士根据我国传统丧葬习俗推断,这应该是一处夫妻合葬墓,大棺椁墓主人为男性,小棺椁墓主人为女性。根据明朝时我国一些地方十分盛行类似三合土夯制棺椁的丧葬习俗,专家认定:两座三合土棺椁为明代墓葬。
此后,由广西文物局牵头,组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广西医科大学等单位专家,分别对两座三合土棺椁进行开棺考察。开棺结果令人失望,棺内尸体已经腐烂,只剩两副骨架,棺内随葬品非常少,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遗物几乎没有,也没发现墓志铭之类能证明墓主身份的物品。但是,棺椁中一些独特的“埋葬信息”,却引起专家探索墓主人身份的极大兴趣。
切割开三合土外椁后,展现在专家眼前的是在三合土外椁内又有一副樟木制作的内椁,而在樟木椁之内又有一个用坚硬木质材料制作的内棺。像这样“两椁一棺”的丧葬方式,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考古发现的记录。
女性棺椁由于出土时曾从山坡上滚落,棺内骨骸已经散乱。墓主人除随身穿戴的衣服和头饰外,手部有一把折扇,身下有“开元通宝”钱币7枚。墓主人身垫一块长1.72米、宽30厘米、厚2厘米的“北斗七星”板,中间刻有7个圆孔,并阴刻6条凹线将7个圆孔连成“北斗七星”图案。内棺里清理出一块长、宽各为11.5厘米,质地为绸缎料的“补子”,中间凸绣着荷花状图案。专家经考证认为,“补子”定型于明朝时期,是官位品级的标志。而“荷花”是明代皇后服饰的标志性图案之一。比对北京十三陵出土的明代皇后服饰,其胸前都绣有“荷花”状图案,形状十分吻合。此外,还清理出一件长约80厘米、宽61厘米的金黄色的丝织衣服,色泽十分晶亮。而服饰的式样与当地壮族女性服饰的式样不同。经过比对,这件“金丝衣服”的款式竟与明朝皇宫里皇后的常服“凤袍”有着明显相似之处。2010年1月20日,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女性墓主人衣服残片进行鉴定,结论为:衣服属于公元1430年至1440年以前的制作品。专家推测:能够身穿这样服饰的人,在当年决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而是一个有着较高身份地位的人,甚至可能和“皇宫”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男性棺椁中,呈“干尸”状的墓主人也身垫与女性棺椁大小相同的“北斗七星”板。在棺内还清理出7枚唐代“乾元重宝”钱币,在X光透视下,清晰地显示出7枚“乾元重宝”是按着“北斗七星”7个圆孔位置放置的。男性墓主人骨架保存完好,呈双手交叉平放于腹部的睡状,这与壮族丧葬习俗中死者在棺内呈双手平放身体两侧睡状的习俗不同。
经广西医科大学专家鉴定,女性墓主人死亡年龄约65~70岁,男性墓主人死亡年龄约55~60岁。
从墓葬形制、结构和其奇特葬式来看,墓主人身份不是一般百姓。那么,为什么墓葬的地面上没留下任何墓碑标志,棺内也没留下能证明身份的物品?墓葬的主人到底是谁呢?学界对此说法不一。上思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善初根据地方史料和民间传说,结合墓葬考古发现,大胆推断:男性墓主人就是历史学家苦寻数百年的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曾在横县隐居?
建文帝朱允炆真有可能来到上思,最后魂归上思吗?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早在朱棣夺位之时,便已成为谜团。
朱允炆(1377~?)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孙。1398年朱元璋死后以皇太孙身份即帝位,年号“建文”。即位不久,建文帝就采纳大臣“削藩”的建议,剪灭诸王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但觊觎皇位已久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反叛,数年后攻陷南京。
关于建文帝的生死,说法不一,扑朔迷离。有说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但这个说法连朱棣都不相信,他7次派郑和出使西洋,学者认为有一层目的,就是沿途暗查建文帝行踪。也有说建文帝改换僧装,流落江湖,不知所终。还有“流落西南说”、“流落苏杭说”等等。在上百种说法中,“流落西南说”一直是主流,并有各类文献佐证。据已知史料记载,建文帝出逃的大致路线为苏州——浙江(金华)——江西(玉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池)——宜山——贵县——横县——上思。
民间传说,建文帝曾隐居横县南山(又称宝华山)应天寺达15年之久,有文献记载,并有建文帝遁迹留存。“隐横说”最先见载于《徐霞客游记》:“横州城……南十五里曰宝华,在城东南隅,宝华山有寿佛寺,乃建文君遁迹之地……其寺西向,寺门颇整,题额曰‘万山第一’,字甚古劲,初望之,余忆为建文君旧题,乃趋视之……后讯之僧,而知果建文手迹……抵陈步江,在江南岸,通小舟,内有陈步江寺,亦建文君所栖。”徐霞客游历到横县是明崇祯丁丑年(1637年),与建文帝出走相距200多年。从《徐霞客游记》看,他到横县之前就已听说建文帝隐于横县南山应天寺。由此可见,“隐横说”的流传年代距建文帝出走的时间很近。
建文帝隐居横县南山应天寺,也留下不少手迹。除上述建文帝亲笔题刻“万山第一”外,还有传闻为其所作的几首诗词,其中《寓横州寿佛寺》见载于《明朝史话》和《横州志》。撰稿于1506~1566年的《横州志》中,有10多处关于建文帝隐居南山的记述,可见“隐横说”在横州(今横县)影响是相当大的。
如果“隐横说”得到证实,那建文帝出现在与横县相距并不远的上思就不足为奇了。
传说和遗迹尚缺结合点
2011年11月17日,“上思与明代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思县召开,国内不少著名历史学家及考古学家相聚上思,共同探讨建文帝下落,并就上思出土的三合土棺椁男性墓主人是否为建文帝进行论证。
在对出土棺椁及男尸进行考察后,专家们谨慎地表示:可能是建文帝,也可能不是。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商传教授认为,“流落西南说”一直是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主流说法,但目前只有传说,没有依据。在上思发现三合土棺椁,就有了可以论证的依据。这具遗体疑似建文帝,但要证明,还相当困难。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与传说很难吻合。他提出,能否做一个DNA鉴定,但比对组必须正确。要找到比对组也有可能,明朝早期藩王有后人健在。目前,要从文献上找到建文帝下落已不可能,学界要做的是在传说和考古遗迹中找到结合点,加以严谨科学论证,才有可能破解建文帝下落之谜。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谈到,明朝灭亡后,清朝一批饱学之士修明史,在《建文帝本纪》中提出建文帝三个下落,无人能证实。如果建文帝死于宫中,那后面的说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治史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现在期待有新的发现,来强有力地证明建文帝的确切下落。上思三合土棺椁从葬式看,还不能确切证明它是皇家葬式,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建文帝来过上思。“北斗七星”是否为皇家专有葬式图案,女性墓主人的服饰是什么时间制作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棺椁出土为发现建文帝下落提供了线索,广西要做的是通过线索继续求证,解决好文献与传说、地下考古的关系,从地下考古中为文献、传说找到依据。
本报记者 赵 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