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烧制陶器的龙窑至今薪火不断
记者刘俊华 首席记者钟楠 通讯员吴华君
长江与蕲河交汇口的蕲春管窑镇,手工制陶、土窑烧陶,已有千年历史。鼎盛时期,万余名手工艺人制陶为业,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被省政府命名为“陶器之乡”。如今的“窑州”满目萧条,而当地上千艺人散布各地,成为一家家陶艺企业的座上宾,千年陶香尴尬地在异乡飘荡。
记者探访——
300艺人坚守故里 千年窑州一片萧条
李家窑是管窑的一处老窑,窑洞依着山势匍匐而建,烟囱在上、窑口朝下,俯冲百余米,宛如一条临渊探头饮水的巨龙,因此也叫“龙窑”。
厂长王亨发说,这口老窑的历史在500年以上。而管窑的制陶起源,更早可追溯到宋朝年间。77岁的王立池老人是族中第六代陶匠,从10多岁开始练习拉胚制陶以来,已在窑棚磨盘边厮守了60余年。
目前的管窑镇,百年以上的龙窑还有7条,其中4条仍摇曳着烟火,但总共的陶匠窑工也不足300人,且大多年过半百,因无力背井离乡重寻生计,就守着这老业聊度余暇。
时光倒回上世纪80年代,管窑陶器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宾,一些艺术高等院校师生纷纷慕名前来,向管窑老陶工学习技艺,“窑州”的美称蜚声国内外。
然而最近20余年来,管窑的陶器渐渐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论及管窑没落的原因,何良法、王亨发、李端玉、周学伦这4位管窑陶业最后的“掌门人”认为:新兴的塑料、玻璃器具代替了陶器的实用范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管窑陶业迷失了方向,没有把握发展趋势,渐渐脱离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古镇困境——
2000工匠远走他乡 陶器之乡后继无人
与管窑的萧条相对应的是,他们的陶匠在广东、福建、江苏等沿海城市,却是各大制陶企业的座上宾——千年窑州传下来的手艺,是当之无愧的顶呱呱。
2006年,广东佛山市举行全国制陶艺人手工拉胚大赛,一、三名的获得者都是管窑艺人。据不完全统计,管窑约有2000陶匠在沿海陶器厂,充当着各自企业的技术骨干。这些制陶企业,年总产值在百亿以上。
管窑龙窑的掌门人何良法说,一直到现在,他们仍经常接到全国陶器交易会的邀请函。头几年,他也曾只身前往交易会上探行情,但看到动辄过百万的订单,以管窑现今的生产规模和资金能力,根本接不下来。
市场偏差导致实力不济,实力不济导致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导致后继无人……就是这般恶性循环下来,千年管窑的烟火渐渐缭绕到若有若无的境地。
专家破解——
绝技古窑亟待复兴 非遗文化大有可为
蕲春县政协文史教委员会主任张梁森自豪地称,管窑陶匠技艺在全国都属一流,陶泥品质无处可及,加上陶窑的硬件配备和千年底蕴,很有必要抢救性地发掘开发这一传统工艺。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君曾多次前往管窑写生调研。他评价称,管窑的陶器艺术是基于实用价值上的审美发挥,具有鲜明的民间原生态风格,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任管窑镇党委书记吴华君展望,随着大别山试验区规划实施,管窑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突显出来。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管窑人有信心把握机会,在抢救开发陶艺文化的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复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