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位男演员写的情感戏》
《老舍五则》
裴艳玲在表演昆曲《石秀探庄》
戏剧到底是什么
百度词条“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解释中,第一句话是“2010年,林兆华戏剧艺术中心作为第一个邀请国外戏剧团体来京演出的民间戏剧机构”,这句话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林兆华戏剧艺术中心”并不是第一个邀请国外剧团来京演出的民间戏剧机构。但,这并不妨碍其后紧随的“成功举办了首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使其成为国内外戏剧界交流的一场盛宴”之完全正确。事实上,才刚刚进行到2011年第二届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已经不仅仅成为北京众多戏剧“节”、“展演”中少有的高质量艺术盛宴,更成为一种“个人品味”决定展演风格的标杆性案例。
“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与其它类型的戏剧展演和戏剧节相较,透露出一种浓郁的独立性与独特性。没有火爆搞笑的喜剧,没有一地鸡毛的白领办公室那些事儿,没有大红大紫的主旋律,也没有影视明星的串场走台。他挑的每一部戏,都以一种冷峻严肃的面目伫立在舞台上,虽然笑声照例也会在剧场中爆发,但引发笑声的,却是思考,是借古喻今式的冷嘲与热讽,是直插当下的痛快与淋漓。这些戏的选择本身,足以回答2012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所提出的主题——“戏剧到底是什么?”也足以解答盘桓在我心中的疑问:“我们的戏剧缺少什么?”当下中国戏剧环境所缺少的,林兆华已尽其所能,在这个邀请展里呈现。不缺的那些个,他老人家也不伺候。
冷峻严肃,并不意味着古板和无趣。事实上,许多观众在看完“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剧目后,才真正认识到戏剧的魅力所在,不是花红柳绿或插科打诨,不是耍嘴皮子洒狗血,更不是匍匐在权力的脚下三跪九叩、逢迎作态,而是清静、独立、自由,以思考和灵魂为舞台散步的终点。新浪微博上有位网友看过《老舍五则》后叹道:“和林兆华一比,孟京辉确实像是装修队的。”这种话,孟本人看了大概也得叹一口气。又岂止是孟京辉,这些年,太多戏剧圈里的中青年腕儿们,一朝成名,就再也舍不得“市场”这块翻金掘银的宝地,为了票房,恨不能朝五晚九地伺候着那些朝九晚五的金领银领白领们,什么时髦来什么,什么能咯吱人笑来什么,什么好卖来什么。在票房飘红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以至于再也回不到,那曾与灵魂一同散步和对话的舞台。
林兆华:在“不为”中得自由
在我的观察中,林兆华的成功,特别是近十年来的逸兴遄飞,得益于他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来自于他的“不为”。以他在戏剧界的地位和声誉,抓几个明星,天天巡演一些热门的剧目,于他而言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为了票房,隔三差五地弄几个搞笑剧或白领戏什么的,也不至于“沦落”到让濮存昕这样的演员,用拍广告的钱来贴补他长期合作的“林兆华戏剧艺术中心”。林兆华不仅“不为”这些,甚至在用一种绝对灵活迅猛的速度,逃避各方力量对他的诱惑与绑架,不为利动,不为权谋,不为名缚,在诸多的“不为”之后,他得到了此生,也是这个时代,作为一个中国的戏剧人,一个知识分子,所能拥有的最大精神财富——自由。
有人用自由来交换功名利禄,有人用自由来抛头颅洒热血换取他人的自由,也有人用自由来过过小日子。林兆华用他的“自由”,去最大程度地争取与观众的对话和交流,而不是和观众做买卖。这次“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戏,品质如一,风格却各异:从波兰的形体剧《为四位男演员写的情感戏》,到由室内乐团伴奏的独幕歌剧《命若琴弦》;从易卜生的《建筑大师》繁华落尽归于至简,再到老舍短篇集串而成的《老舍五则》,篇篇独立,却章联脉承,一咏三叹;再加上裴艳玲的戏曲专场和天津传世鼓曲演唱会,德国、波兰的另外三部戏,大导今年新导的契诃夫作品《伊万诺夫》,个顶个儿的“文化臻品”装了一盘子,真如《阿甘正传》里说的:“生命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贪心如我的孩子,只想尽可能地,每一颗都慢慢地剥开来,细心品尝,安静回味。
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林兆华的用心,便是在冷峻严肃的同时,托上一盘真正“参差多态”的大餐来,绝不自我抄袭,也不党同伐异。那十部戏上演的日子就是一个小小的戏剧乐园,让真正的爱戏人,可以好好地自在一回。我常常觉得中国的戏剧观众真的非常可怜,他们用直接与伦敦西区、美国百老汇和东京涩谷等国际戏剧市场接轨的票价,每每却买到一些不那么货真价实的“戏剧商品”。
戏剧的精神脱贫前路尚远
而这种“货不对板”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的贫困。物质上的困乏,在戏剧市场繁盛的大都市里早已不再,但物质脱贫容易,精神脱贫难。戏剧圈的许多“战士”们,仍忙于用新兴的“戏剧”商机来解决他们的车、房和其它众多物质需求,戏剧越来越是一门生意,而不是“精神生活”。我无意指责,也深知指责无用。我只能加倍地感怀,感谢,仍有像林兆华这样自由的独行者,行在“精神生活”的独木桥上。
由林兆华的独行与坚持,我联想到前阵子在东京艺术节上看到的一个作品《演戏的动机》(The Acting Movitation),导演和编剧是一个平时在7-11这样的便利店里打工的青年人,他业余坚持戏剧创作,在作品中,与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对话,提醒年轻时的自己——即使有困难,但还有时间,还可以坚持下去。那个小小的作品,让我感动了很长时间。事实上,在今年的东京艺术节上,这种“85后”青年的作品比比皆是,作品的成熟度与思想的独立性,着实令人过目不忘。这就是我们这种职业观众和剧评人心中永远的苍凉——他国的孩子们都已经在严肃创作和独立思考的路上走得有模有样,我们呢,还是只有一个林兆华。
但我还是一厢情愿地期盼着“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成功,因为它会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精神独木桥的对岸,自己也可以去闯一回。
微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
《老舍五则》:
@waterlessrose-LY:《老舍五则》五个短小的故事,没有太激荡的碰撞,也不会赚人眼泪。看时是冷眼旁观的看客,回味时又觉戏中一众似曾相识。市井人心那点捧不出又戒不掉的弯弯绕全在戏中!
@下雨天-静静的白桦林:《老舍五则》没有预想的好!短篇这种形式可能不太适合话剧舞台,时间太短,人物没法丰满,故事也不好交代得那么清晰,毕竟没有语言给人的想象空间大!
《为四个男演员写的情感戏》
@花朵必须向上:这场波兰默剧通过有趣的舞台布景,演员的肢体语言和恰到好处的配乐讲述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其实不是着重所谓情感生活,而是展示人物的性格、习惯、关系和无限的可能性。纸壳,线绳,小棍,苍蝇,老鼠,小狗,具象的模型和抽象的关联,往复又无序的存在状态。
@年画儿:一个小时的肢体剧使我深深的感觉到了波兰肢体剧和国内肢体剧的区别,国外的是演员和舞台都在动,而且设计和变化都十分巧妙和智慧很能看出他们的心思,而国内我所见过的肢体剧就只是单单的演员在扭搭扭搭地动。凌乱琐碎的男人生活又很能看出生活真谛!
“寻源问道 裴艳玲”:
@杨乾武:梨园大熊猫!高人授:戏曲精髓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无技不艺,歌舞技艺浑然天成!今晚学习观赏裴艳玲老师《寻缘问道》专场演出,传说成真!感恩祖先,敬仰前辈!
@盐——:“《钟馗》是裴艳玲女士确立个人表演流派的起点,也是六十年来中国戏曲界惟一成为公认的表演流派。”昨天《洪羊洞》炉火纯青,《走雪山》也很过瘾。梆子的土和俗,与京昆的雅恰成对比。什么叫“自古燕赵多悲歌”一目了然,怪不得李大钊当年也是梆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