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巴金故居开馆 王安忆等作家忆巴金音容笑貌

2011年12月01日 1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月1日,位于上海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经过整修布置,正式对公众开放。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12月1日,位于上海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经过整修布置,正式对公众开放。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中新社上海12月1日电 题:上海巴金故居开馆 作家云集忆巴老

  中新社记者 邹瑞玥

  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1日正式开馆。故居的修缮竣工仪式成为上海文艺界人士的盛会,大批作家、文学研究者聚集在这里,聊起在这里与巴老相交的点点滴滴。

  客厅壁炉前,摆放着1957年前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为巴老创作的浮雕头像;书橱里,巴老著作的各种译本整齐排列着。一缕阳光洒在巴老经常坐的扶手椅上,人们仿佛还能看见他在这里创作《随想录》时的情景。

  巴金一家1955年9月迁入这里,巴金在这里生活、写作长达半个世纪,直到2005年去世。在这里,巴金翻译、写就了他的众多重要作品,包括被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的五卷《随想录》。这里不仅是巴金生前居住最久的地方,也是中国所有现代文学大师故居中,作家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这里见证了巴老后半生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20世纪下半期中国的风风雨雨。

  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摆放着巴金夫人萧珊的照片和她的翻译作品。据故居工作人员介绍,紧挨着床的五斗橱上原先放着萧珊的骨灰盒。萧珊1972年去世,巴金就把她的骨灰盒接回家。巴金曾在《怀念萧珊》中写道:“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2005年11月25日,他们的骨灰合在一起,伴着红色的玫瑰花瓣撒入东海。

  望着屋内外的陈设,上海著名女作家王安忆十分感慨。她告诉记者,故居的外观和内部陈设,基本都按照巴老家中的原样修缮,让她想起了自己还是青年作家时,到巴老家中拜访的情景。每次巴老都十分热情地招待他们,虽然巴老的话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让王安忆难以听懂他说的内容,但从他的语气里,她还是能听出巴老慈父般的关切。

  据了解,故居内的陈设全部由巴金女儿李小林亲自监督摆放,力求再现巴金生前生活、写作的场景和氛围。目前该故居保存的图书近4万册,包含大量作家签名本和初版本,还有超过10万页(件)的各类书稿、书信、文献、照片档案资料,此外,还有众多名家书画及巴金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器物、衣物等。

  作家陈村感慨地对中新社记者说,巴金故居的落成能让人想起,在这座城市,曾经生活着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他的精神与我们同在,这就足以让人感到欣慰。(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