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河北承德“梨花”文学社受到农民热捧(图)

2011年12月02日 1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河北承德“梨花”文学社受到农民热捧(图)
《梨花》刊物封面 张帆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承德12月2日电(张帆)11月30日,在河北承德双桥区冯营子镇梨花文学社办公室内,几位农民争先恐后的向中新网记者读着各自创作的小诗。他们各各出口成章,不甘示弱,展示的都是已经或将在《梨花》上发表的诗歌。

  《梨花》是梨花文学社的一本内部刊物,每期封面上都是争奇斗艳的梨花。梨花文学社社长刘玉良告诉记者,自己是冯营子镇一名退居二线的干部,2008年8月创办了“梨花文学社”,属于民间团体组织。目前,《梨花》这本刊物已经出版11期,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随笔、报告文学、图片等等,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当地农民创作的。

  11月30日,中新网记者在刘玉良的办公室就遇到了三位来送作品的会员。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一张张写满沧桑的面容,赵国明、王宗和、耿守富,都来自冯营子镇,他们都是普通农民。耿守富的头发上、衣服上还挂着未来得及掸落的尘土,他就迫不及待地交出自己的新作品。

  刘玉良说,农村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因水平所限,直接向报纸、杂志投稿并不现实,创办《梨花》就是要为普通农村老百姓提供一个文学交流平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50岁的赵明国告诉记者,他读过乡办高中,18岁喜欢上写诗,后来在村里卖豆腐,偶尔也写写,村里人都亲切的称他“豆腐诗人”,但基本没有发表。自从有了《梨花》,他的创作激情更高了,每天灵感来了就随手记到手机里面,每期都要发表几首诗。

  “‘塞外飞雪飘,腊梅尽妖娆。一门两天地,把酒论英豪。’是我今天送来的新诗。”赵明国说,“多年来已经写了一千多首了,还想有一天能出一本自己的诗集呢。”

  60岁的耿守富小学文化程度。“在去年接触到《梨花》,一看都是本乡本土的人和事,看后很激动。就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写呢。”耿守富说,在得到社长刘玉良的鼓励后,他就去买了几本字典、词典,有空就学习。

  “我兜里面随时装着本和笔,在山上干活时看到什么就随手写了,都是生活中的事儿,养猪、养鸡、身边的花草树木都能写。”耿守富说,“通过不断学习,如今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还学会写快板了。”

  52岁的王宗和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闲下来就打打麻将和扑克牌,现在见面就交流写作技巧及写作心得。王宗和说,看到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发表到《梨花》里,心里就美滋滋的,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刘玉良说,文学社刚成立时会员只有二十多人,农民看到杂志后,都想参与其中,如今已发展到117人,年龄最大的已八十多岁,最小的是小学生。文学社不向成员收一分钱,刊物也是免费发放。为增强社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写作水平,梨花文学社还不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小说讲座、写作培训等活动。目前,文学社已有多人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过作品。

  谈及文学社下一步的发展,刘玉良说,现在稿源越来越多,每期最多出500本。出刊经费全靠社里几个骨干成员东奔西跑拉赞助,资金来源很不稳定,刊物也不能定期出版。希望可以得到上级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让《梨花》可以永远绽放下去。(完)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