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逃犯打假”引热议:闫沛东这滴试剂让什么显形

2011年12月07日 08:2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邢台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的微博上爆出一条惊人消息:自称拥有曹操墓造假十多项铁证而一夜之间蹿红网络的“闫沛东”,真实姓名为胡泽军,其实是一名网上逃犯。2005年,他因冒充记者骗人钱财而被邢台警方列为网上逃犯,目前仍在对其进行追捕,并悬赏500元征集破案线索。

  众人惊呼:太有戏剧性了,这条新闻绝对超乎任何人的想象!一个曾经准备“死在打假阵地上”的打假斗士、一个当时言之铮铮的“资深三国史学家”瞬间竟变成了逃犯!真是“叫人如何不感叹”啊……不过,在震惊之余,这则爆炸性新闻将又一个真真切切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支持

  逃犯归逃犯学术归学术

  《论语·卫灵公》有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大意是,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或重用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或否定他的言论或观点。这就是说,一个人即便是犯罪嫌疑人,也跟他的职业、专业不太相干,不能影响他对某一学术科研领域的探究或质疑。我们起码应该做到“就事论事”,即逃犯归逃犯,学术归学术。该法律部门追究的,就由法律部门追究;该学术界考量的,就归学术界考量。这应该是法治社会的底线。所以,闫沛东的身份问题,闫沛东的逃犯问题,丝毫不能遮蔽他对于曹操墓的学术质疑。闫沛东即便伏法,我们也不该轻易剥夺他对曹操墓的质疑,他的观点,应该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如果因为闫沛东是逃犯,而只抓其一不顾其他,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丧失了对学术的起码尊重和敬畏。如果把闫沛东拘禁,从此便无对曹操墓质疑的声音,那么这是对曹操墓鉴定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这于考古工作本身而言,是一大耻辱。并且,如果拘禁起闫沛东就是为了消除学术异见,那么,我们只能断言,这个追捕行动很可疑,极可能是被利益驱使或玩弄。

  贾志勇

  质疑

  公众看的仍是谜中谜

  看到新闻后,我彻底无语了,套用一句不太流行的话“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就在不久前,闫沛东还是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顾问、著名学者、从事三国文化学术研究及魏晋南北朝考古21年的专家,“倒曹派”的绝对主力,一觉醒来,温文尔雅的学者变成了令人不齿的骗子、网上通缉的逃犯!这绝对是一个重磅炸弹,爆炸新闻,任你联想再丰富,再有发散性思维,也不会想到这个因质疑曹操墓一夜成名,坐在台上娓娓而谈的专家竟然是一名通缉犯。相信此消息一出,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直坚信2009年底在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的那座大墓,就是曹操本人陵墓的“挺曹派”肯定长长松了一口气。那个闫沛东不是一直质疑曹操墓的真伪嘛,一会儿说这儿有疑点,那儿有问题,要么就是手握“杀手锏”,掌握“铁证”的,搞得人心惶惶。现在听见了,看见了吗?骗子、逃犯!这样的人说的话能信吗?

  而那些和闫沛东一样,一直对安阳曹操墓充满质疑的“倒曹派”,这下则失去了一员干将,虽然在听到闫沛东是逃犯的消息后,另一名“倒曹派”主力学者倪方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刑事犯罪无关学术,闫沛东虽是网上逃犯,但他有质疑的权利。但是谁都能看出,闫沛东由“专家”变逃犯,对“倒曹派”来说绝对是一个打击。

  邢台警方的悬赏通缉令发出后,神秘的“闫沛东”愈发神秘,也重新掀起了公众对安阳曹操墓真伪的关注。不管官方如何定性,在学术界,在民间,关于安阳西高穴村那座大墓,到底是不是一代枭雄曹操的真正埋骨处一直存在争议。

  现在,通过“闫沛东”事件,不管是“挺曹派”,还是“倒曹派”更应该拿出具有说服力的“铁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早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还事实以真相。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打口水仗,让一个逃犯变成了专家,让公众只能大眼瞪小眼看那“谜中谜”。

  于静

  遗憾

  “以假对假”的闹剧

  “闫沛东”只是一个假名字,闫沛东其实去年就向公众承认了这一点;按他的原话,“要根治造假这种社会毒瘤,药方即以假对假、以毒攻毒。”这则新闻真正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其逃犯身份。这顶逃犯的帽子一旦落实,对于质疑曹操墓造假阵营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一个骗子逃犯可否质疑曹操墓造假,在理论上当然没有问题。然而,按照我们通常的道德逻辑,一个以逃犯作为主要代表的质疑群体,当然是不值得相信的,其正义化身的形象瞬间就灰飞烟灭。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十有八九,那些等待其公布更多“铁证”的人,是被闫沛东给玩了。然而,质疑者逃犯身份的确认,并不意味着曹操墓的真实性从此铁证如山。打假人经不起考验,不等于曹操墓经得起考验,公众怀疑其造假的依然还会怀疑。事实上,闫沛东之所以能因质疑曹操墓蹿红,顺应的正是公众普遍存在的怀疑情绪。

  通过这场所谓“以假对假、以毒攻毒”的闹剧,真正向公众敞开的一幅图景是:曹操墓真假之争,表面好像是比较单纯的学术争议,本质上却更有可能是纯粹的利益之争。逃犯都能获得最抢眼的表演舞台,不难想象所谓曹操墓真假争辩,其学术层次之低,其乌烟瘴气之甚。闫沛东曾经像个正义之士似的说:“我会死在打假阵地上,绝不会让谁背黑锅。”如今,我们却不得不想想,如果没有切身利益关系,他为何无缘无故准备要“死在打假阵地上”?当年,我们说周正龙只是一个替身演员;如今,闫沛东大概也只是一个替身演员。虽然他曾经是一个骗子,现在改行做了演员,但是与那些坐镇后方的大骗子相比,实乃小巫见大巫。

  盛翔

  观察

  闫沛东这滴试剂让什么显了形

  这要是被拍成影视,剧情一定会被挑剔的观众大骂“狗血”。但是,当它就是真切的现实时,又像是一个苦涩的玩笑,只是估计很少有人笑得出声。“闫沛东”:“考古专家”、“打假斗士”,如此耀眼显赫的标签,却成了一滴测试我们这个社会的化学试剂。这滴“闫沛东”试剂,一通儿化学反应之后,最后显形的不只是一个低智商的拙劣骗局,而是透析出社会上很多令人堪忧的阴影。

  首先,显形的当然是考古界的种种不靠谱,显示出学术公信、学术良心的不堪现状。除了曹操墓,还有很多例证。比如各种鉴宝活动和节目,被爆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和失范之处。其次,“闫沛东”是摸准了“受众”和“事主”的双重心理。因为从各级公权到考古等学术研发、艺术鉴定权都有种种劣迹在前,公信严重受损,民间心理早就陷入信无可信的怪圈,所以只要迎合民间质疑,就能收获大片舆论市场。所以,时至今日“闫沛东”这个假专家打假,仍然被网友力挺,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闫沛东”是假的,并不代表曹操墓就是真的!

  再者,这一事件还折射出某些司法机关的不作为。胡泽军2005年就犯案了,而“闫沛东”去年就一夜爆红了,如果执法机关恪尽职守,不会等到此次全国统一的执法行动,才恍然发现疑犯。最后,这滴试剂还验出社会的功利与浮躁。捧红“闫沛东”的是各种大众媒体,而只是因为职业敏感和他爆出的所谓“猛料”,媒体连验证专家身份的工序都给省了;而“闫沛东”自己也功利得忘了形,他甚至在冒充专家时,入戏太深,将自己都骗了。可见浮躁功利,害人匪浅,全社会都应引以为戒!

  李晓亮

  ■三言两语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即便闫沛东是骗子,骗人无数,但也会有说真话的时候呢。

  ——南朔

  ●如今,闫沛东身份造假了,但曹操墓真相的探索不能偃旗息鼓,因为个人的“倒下”,不意味着真相已经浮出水面。或许,“闫沛东”的身份正好是一根可以摸着真相的藤,我们不妨继续跟进与挖掘。

  ——龙敏飞

  ●社会需要提供更大的、满足公众需要的理性辩论能力的生成空间,只有理性辩论空间的生成,才能达到对问题产生质疑或形成共识,而这显然与质疑者的身份无涉。

  ——朱四倍

  ●考古本来就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工作,出现反复并不可怕,千万别因为人为的遮蔽而让曹操墓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另一个“闫沛东”。

  ——刘化喜

  ●但愿逃犯“闫沛东”别成曹操墓的花絮,毕竟这不是娱乐,而是一个相当严肃的话题。

  ——王军荣

  ●在“道德与学术失范”的情况下,在“鱼龙混杂”的专家市场领域,出现“闫沛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正是一个无良的专家“土壤”生产出了“闫沛东”式的人物。

  ——毕晓哲

  ●谜一样的人物沉寂江湖多年,还是不甘寂寞啊,时不时要出山一次,闹得人心惶惶。

  ——安而静

  ●骗钱之事的真假且不论,此刻出来咬人家,动机明显是封嘴。就算人家过去真骗过钱,大家明白,小偷出来抓小偷,成功几率最高。

  ——张仁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