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小静
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家住黄花岗的退休教授钟炳南近日来电告诉羊城晚报记者,1985年7月,他将一篇论文寄到北京,望得到钱学森的指导。两个月后,钱学森给这位素未谋面的广州科技工作者回了亲笔信。
12月6日,羊城晚报记者在钟教授家中见到这封珍藏了二十多年的信。1985年,在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工作的钟炳南在工作之余,进行“人能理论”的研究,即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时,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新兴的课题。
“听说钱老对人体思维科学的研究很重视,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他写了封信,把《人能论》的导论‘人能宣言’寄给他,希望得到他的指导。”钟教授说,信在7月份寄出,并没有奢望能得到回信,一来钱老是伟大的科学家,自己只是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二来信是寄到中国科协转交,钱老能不能收到都是问题。
谈起当年收到回信的情形,钟教授很激动,“同事抢着来看,我急了,喊‘不要撕烂了’。有人看过信后说,钱学森只不过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罢了。这正是我想要的”。
信的内容主要有两点。对于钟炳南论文中提到的人生价值,应该用一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除以本人一生衣食住行用玩等总消耗这一观点,钱老提出要将两者“量化”来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否则“一切都是空话”。钟教授说,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依照钱老的指导,试图找出一个能量化的方案,可惜一直不大理想。
此外,当时“残疾人”一词未普遍使用,钱老对钟炳南论文中“残废人”一词提出异议,建议改为“残疾人”。由此可见,钱老对钟炳南论文的来信和论文读得很仔细。
临别时,钟教授告诉记者,广东科技中心正在展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的展览,读者不妨去参观缅怀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