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瑛
著名作家麦家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亮出了他的最新谍战长篇《刀尖》,《刀尖》是麦家自2008年凭借《暗算》问鼎茅盾文学奖之后再次推出的新作。小说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两名中共王牌特工一段尘封70年的传奇往事,写作过程前后耗时8年,历经数十次修改,是麦家倾注最多心血的一部著作。
麦家首次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全文口语化处理,在外观上一改他此前作品字斟句酌的行文风格,全文悬念迭出,故事流畅,环环相扣,使这部小说成为讲述节奏最快,让读者最易读的谍战故事。
《刀尖》在寒冷的季节里,闪着凛冽的寒光,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关于惊心动魄的内容,关于创作小说的经过,关于谍战小说的终结,关于麦家写作的困境,每一个问题都让麦迷们心心念念。
历时八年的创作经过
麦家始终都是一个缓慢的创作者。历数他的代表作《解密》、《暗算》、《风声》、《刀尖》,全都像路上行舟,日进寸功,尤其是这一部封笔之作 《刀尖》,他反复修撰改写,耗时八年。
2003年夏天,麦家当年所读军校的老上级王亚坤夫妇带着他的小说《解密》和《暗算》,突然来到成都造访麦家,这个原本无缘见天的传奇,就有了水落石出的机缘。
王氏夫妇给麦家带来的除了阔别20年的关切,还有 “整整一箱的材料”。虽然箱中之物每一份都直陈枢要、缺漏不齐,但丝毫掩盖不住整个事件的激流汹涌、惊涛拍岸。八年前的麦家,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把材料看完,决定将它写出来,只是他自己也没料到,从当初萌发强烈的创作冲动到付梓出版,竟然耗去了他整整八年的人生。
为什么他要花八年来写一个故事?并且写完之后,在成书的前言处,他谦虚地用“写在外面”四个字来强调本书的作者其实已经不再是他,因为《刀尖》所说的故事,是取材于真实的事件,为了生动还原这段历史,麦家除了大量的取证和修撰,他还需要得到王亚坤夫妇的认可。
2003年11月,麦家完成了第一稿,取名《两个老牌特务的底牌》,但王氏夫妇并不满意,认为不够真实。接下来的四年时间,一方面麦家不断地大篇幅修改,另一方面王氏夫妇东奔西走,四处搜集更多的资料和档案,供他参用。
2008年,麦家索性推倒重来,根据庞大的材料和浩繁的档案,重新开始创作第二稿,一直到11月份才完稿,取名《刀尖上行走》。在创作和出版《风声》、《风语》期间,他又对作品做了多达数十次的局部修改,2011年,根据出版编辑的意见,他再一次从头梳理补充,将作品更名为《刀尖》,最终定稿出版。
惊心动魄的《刀尖》情节
《刀尖》是作家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小说由真实历史事件展开合理地想象,生动细致地展现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
抗战时期,日军“变态”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将会遭受神经组织的破坏,大脑萎缩,心甘情愿地被奴役。延安、重庆方面均获知了日军这一险恶计划,分别派出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阴谋。一段残酷的惊心动魄的冒险就此展开,从那刻起,任何不谨慎不合理的细节和行为都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
“左手刀尖,右手女人;左手鲜花,右手鲜血”是主角金深水危险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周旋于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他更要平衡于远山静子、刘小颖、革灵、林婴婴等女性。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
曲终人散之后,爱情何去何从?阴谋散向何方?金深水,在阳面;林婴婴,在阴面,共同演绎一场史无前例的谍战史诗。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情愿生死一线,只为心中不变的信念。
谍战终结与谍战开篇
麦家从1986年开始创作至今,从《解密》到《暗算》,再到《风声》、《风语》、《刀尖》,麦家所有的小说,几乎都离不开“谍战”、“密码”等关键字眼,他从一个书斋里单纯的小说写作者,为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屡遭挫折,逐渐成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畅销书作家,中国当代谍战小说的领军人物。但是麦家却在《刀尖》的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他从来没有认为他以前的小说是谍战小说,他认为从《解密》、《暗算》到《风语》都不是谍战小说,真正的谍战小说是直面刀枪和死亡,人的生命可能随时都会结束。里面充满欺诈,充满危险……而他以前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国家用重兵保护起来,他们拥有各种保健良药,“他们生命其实没有危险。他们也没面对刀枪,他们面对的是墙壁,一年面壁,十年面壁在破译密码,他们生命一点都没有危险。所以这样的题材把它说成是谍战小说,至少和传统的谍战是不吻合的。 ”
而《刀尖》是麦家愿意承认的谍战小说,“它确实是一部谍战小说的题材。小说中主人公生活的方式、生命存在的方式,工作的内容确实完全谍战。包括标题,这个小说第一个题目是叫《两个老牌特务的底牌》,第二稿是《刀尖上行走》,现在叫《刀尖》,这种标题就是谍战小说的标题”。
谍战封笔与创作困境
在《刀尖》的新书发布会上,麦家表示《刀尖》将是他的最后一部谍战作品。封笔谍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这一类型的小说和影视剧层出不穷,质量良莠不齐,麦家已感失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多年从事被称为“谍战特情”作品的写作,已经尝试过各种技巧和故事,很难再超越自己的前作。但由于新作取材于大量珍贵档案,真实还原了地下工作者的战斗细节,所以《刀尖》也是麦家愿意坦然承认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 “谍战小说”。“《刀尖》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麦家说。
作家陷入创作困境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有些作家不肯承认。或者说有的作家写作一直在一个层次上运行,他也感觉不到困境。如果在高水平上写作,就像跳高一样,如果你不断向着极限的高度冲刺,当然会感到困难。只有迈门槛永远不会有困境。“随着我自己对写作要求越来越高,困境也会越来越大。我现在最大的困境是,所谓的谍战或者特情这一系列小说我写得很多了,自己已经积累的材料包括感情都越来越稀薄,如果再写下去难免出现自我重复。写作进入疲劳状态,当然凭着我写作的经验我肯定可以复制相似的作品,但是我不愿意复制,我自认为我是写作上有抱负的人,我希望写作能够陪伴我的一生,我希望我的写作不完全是跟商业相关的,而是跟我内心相关的。我肯定要寻找新的创作突破口,寻找新的感情爆发力,我要换另外一种题材,但我现在没寻找到,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局限,并不是我想换一个题材,想写爱情就能写好,想写武侠就能写好,到底是单独写爱情好,还是单独写武侠好,还是把爱情和武侠揉在一起写,这个问题我想了三年都没想明白,这就是我写作的困境与困惑。 ”麦家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