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谈柯岩作品:有着一种令人尊敬的“人民情结”

2011年12月21日 17: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 昌

  12月19日,著名诗人、作家柯岩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数百名首都文学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和读者冒着凛冽的寒风赶来,与她作最后的告别。人们谈论她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也谈论她的人品,她的爱心,她对光明的向往和对黑暗的抨击。她不仅讴歌生活中的美好,而且也写生活中的矛盾,写社会的阴影,但是在她的心里没有阴影,她在字里行间洒满了阳光。

  她的作品和她本人之所以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敬,是因为她和她的作品不是囿于自我的小情小趣,不是仅仅表达自我的喜怒哀乐,而是永远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我们朗诵着她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和她一起呼唤;我们阅读着她的《寻找回来的世界》,和她一起寻找……我们读着她的作品,见证着什么是为时代放歌,什么是为人民立言。

  作家,选择和谁站在一起,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回顾柯岩的创作道路,给我们带来不少有益的启迪。

  两年前,柯岩说过:“我是我们祖国无边无际海洋里的一粒小小的水滴,我只有和我13亿兄弟姐妹水滴一起汹涌澎湃才会深远浩瀚,绝不能因为被簇拥到浪花尖上,因阳光的照耀而误以为是自己发光;如果我硬要轻视或蹦离我13亿海水兄弟姐妹,那么,我不是瞬间被蒸发得无影无踪,就将会因干涸而终止生命——”这是多么清醒的立场,多么鲜明的态度。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时代列车的原动力,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我们的作家只有和他们站在一起,为他们鼓与呼,为他们歌与辩,在他们的丰沛的生活中开掘进取,吸收养分,那神秘的灵感之河才会永不干涸,那创作的精神之果才会甘甜芳醇。如此,作家的艺术创造也才能为更广泛的人群所共享,人们在作家的作品中得到的是素质的提升,是高尚人格的塑造,是真善美的熏陶。

  柯岩的作品中有着一种令人尊敬的“人民情结”。但这种“人民情结”与丰富的内心情感、敏锐的生活感触并不矛盾。比如她的很多作品表现的都是宏大的主题,但她往往都是从小处着笔,从细节落笔,我们在这些作品中看到的是人民和时代,但同时也看到了这宏阔背景中独具风采的“这一个”,看到了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和艺术发现。柯岩的丈夫、诗人贺敬之在柯岩去世之后,写过一首悼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小柯,你在哪里?/谁说你已离我而去?/不,你我的同一个生命永在!/永在这里——/在战士队列,/在祖国大地,/在昨天、今天和明天/永远前进的足迹里……”即使是哀悼亡妻这样一个纯私人化的题材,诗人也表达得如此铿锵而悲壮。

  他们和自己的爱情在一起,更和人民在一起,和大家在一起,在战士队列里,在祖国大地上,在永远前进的足迹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