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著名作家阎连科的作品总能引发强烈关注,他创作的《受活》问世后更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前日下午,阎连科《小说的因果之门》讲座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阎连科与现场师生分享了30年的创作之路。接受记者采访时,阎连科表示,“如果作家吃得饱,谁还会转行做编剧。”
中国文学路还很长
“中国作家在全世界作家队伍中只能算配角”
对于中国文学现状,阎连科表示,中国作家在全世界作家队伍中只能算配角,“我经常去国外做学术交流,提起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外国作家根本没听过。我们很多传统作家的文学之路大都受到了19、20世纪西方文学的启发,但外国作家最多会说,‘我的作品中有些地方受到了中国唐诗宋词的启发’,而不会说受到哪个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启发。有一次,大江健三郎跟我说,他的文学之路受到了鲁迅的影响,让我很欣慰,不过,这也是他到访中国时说的,我从没听说他到访其他国家时也说同样的话,我想,他的话更多是一种戏谑,所以我们的作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谈及“80后”作家及其创作,阎连科表示,“我们这一代作家总是会用我们的文学眼光去看他们的写作,希望他们的创作风格能趋向于我们。但实际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这一代人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他们的视野,他们的创作理念都和我们完全不同。我个人比较喜欢张悦然、蒋方舟的作品,她们虽然年轻,但对语言的把握比一些传统作家要好,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
畅销就是自娱自乐
“不过是迎合了一部分读者的阅读”
阎连科告诉记者,他也会买畅销书看,但大多时候都看不到最后,“我不想评价这些书为什么畅销,它们的文学意义怎样,我只想说,如果你想当一个畅销书作家,你一定要把全世界的畅销书读完,知道全世界的畅销书作家都在写什么,如果你想当一个为纯文学而写小说的作家,你一定要知道全世界的大师在写什么。我们说18世纪是世界文学的高峰,既然这样,那么多的好作品为什么很多年轻作家都不去看呢?而所谓的‘畅销’,不过是迎合了一部分读者的阅读,说到底是自娱自乐而已。 ”
谈到这里,阎连科的语气有些激动,他列举了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卡夫卡等作家的著作及语言风格,“这些作家的背后哪有什么策划团队,他们的作品哪有什么影视剧翻拍,如果他们在创作之前就想要达到多少销量,想要创作后能带来哪些名利,他们也不可能成为响彻文坛的大师。 ”
作家转行不容乐观
“现在缺少的正是无法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
阎连科表示,现在很多作家都在为了迎合市场、为了能被改编成影视剧而创作,甚至转行做了编剧,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中国庞大的作家群体中,尤其是传统作家的稿费收入并不乐观。“麦家的小说为什么总有人去改编,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是《解密》,但为什么没有人改编《解密》?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无法改编成影视剧的小说。”阎连科解释说,不是说不适宜改编的作品就一定是好作品,而是说不适宜改编也是作家写作的个性。“很多作家转行做编剧,就是因为写剧本比写小说稿费高。而我做编剧,就是为了弥补写小说稿费不足的生活之缺。如果小说稿费可以满足我的生活所需,我就不会去做编剧。因为电视剧不需要文学,只需要娱乐,这也是我最讨厌的。同时,写电视剧时间长了,确实就有可能写不好小说,这是我必须警惕的。 ” 记者齐书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