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田沁鑫与《四世同堂》缘分深 做导演不盲目迎合观众

2011年12月27日 09:57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田沁鑫与《四世同堂》缘分深做导演不盲目迎合观众
导演田沁鑫
话剧《四世同堂》剧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 石月

  田沁鑫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也是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锐导演。本月31日,由她导演的话剧《四世同堂》即将来长沙演出,说起该戏,这个甚至被称为将话剧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导演之一表示,自己与《四世同堂》有着不解之缘。

  做导演,不能盲目迎合观众

  田沁鑫曾在英国、日本等地游学,广受国外现代艺术影响,涉猎戏剧、影视、音乐、绘画、广告等跨域文化。主要舞台剧作品均为编导合一,尤其关注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文化风格和艺术特质。 

  谈到当下中国的话剧创作,田沁鑫认为,当下话剧创作主要是依靠两方面力量完成,一方面是作家自发创作,资金多是来自民间的商业支持,商业推广力度虽然很大,但是文化品质、艺术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政府委约作家进行创作,作品形态比较完整、宏大,虽然宣传踊跃,但商业推广力度不够。

  “作为一名导演,不能盲目迎合观众,”田沁鑫说,“我坚持表达有戏剧品质的作品,我做《生死场》、《赵氏孤儿》、《四世同堂》等戏剧,其实创作理念一直就是一个——做能给世界人看的作品。创作者和投资方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推进社会文化繁荣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多参与到有品质的话剧创作中来。” 

  与《四世同堂》的不解之缘

  田沁鑫接受记者采访中提到,《四世同堂》这个戏演到哪儿爆满到哪儿,很少有舞台剧市场好到这个程度。主要是大家都不做这种戏,因为它太累、太费神了。认识了老舍的《四世同堂》,这个对年轻人是多好的事情。

  “《四世同堂》走了20个城市,南北通吃。”田沁鑫这样形容该剧的全国巡演。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台湾到北京,征服了10万余名南北观众,一部京味儿大戏却从未有过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舒济则夸田沁鑫的改编、导演手法精巧到位,赞其在话剧中承袭了中国戏曲美学。一番话让田沁鑫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话匣子。

  “早年间,我在加入实验话剧院时,当时的院长赵有亮问我有什么艺术理想,我就说,我想继承焦菊隐先生的中国演剧学派。在《四世同堂》的人物出场部分中,我学习了焦先生导演的《茶馆》的第一幕。焦先生在《茶馆》中还特别注重对‘城市噪音’的运用,《茶馆》开幕时的人声、车马声让观众有如在看电影大片儿;我在《四世同堂》中也加入了一些‘城市噪音’。我总觉得和焦先生的手法比,我们现在一些乱加煽情音乐的手法显得特低级。”

  田沁鑫此次升级改编生涯,排演老舍作品的原因,是为集中展现10年来对“新现实主义”戏剧的探索成果:“这部戏将在故事好看的基础上,侧重探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并用漂亮的形式贯穿”。而因为原著是老舍先生投入心血最多、最重要的长篇,兼任导演、编剧的她创作时,压力远远大过对话萧红、张爱玲阶段。“将85万字的原著压缩成两三万字的剧本,一开始对我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走到现在,是因为我和老舍先生一样,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想让观众从戏中感受熟悉又陌生的‘老北京特有的胡同风情及其时百姓的精神特质’,从骨子里不自觉接上传统文化的根脉。”

  田沁鑫是老北京人,她表示:“我本身对胡同就有很深的感情,我会在舞台上尽可能恢复我对北京城的感觉。”在话剧《四世同堂》中,田沁鑫将率领主创团队,将北京四九城的胡同全貌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打造一座“璀璨流动的博物馆”,带给长沙观众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他的文学作品以话剧的形式立体地呈现出来,肯定会比看书更有意思。”家住香樟路的张先生手里拿着刚买好的票说,“我一定会准时到场观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