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郦亮
2011年对这座城市的实体书店而言,是“失去的一年”,幸存下来的书店失去了一些伙伴,而种种迹象表明,在2012年它们还将失去一些朋友,甚至失去自己。本报试图以此盘点,来记下那些消失在2011年的书店的名字,记住它们的眼泪和教训。当然,也会记下那些现在还有些缥缈的希望——那些逆势而来的书店,可能将扮演起这座城市实体书店真正新锐的角色。
2011年上海实体书店大事记
3月底,季风书园艺术店关门。
3月,季风书园闵行店开张。
4月2日,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副区长戴海波透露,他们正“积极引进诚品书店”。店址可能选在陆家嘴、三林世博地块和临港新城之一。
6月,商务印书馆上海分店关门。
6月,复旦庆云书店关门。
7月,季风书园来福士店关门。
7月5日,新华书店市百一店门店试营业,时隔3年,新华书店重回南京东路。
11月,小朱书店传出年末关门的消息。
12月,商务印书馆宣布2012年1月重返上海。
消失
谁消失了?2011年,彻底失去了一些重要书店
在过去这一年,这座城市失去了一些有标志性意义的书店。这失去是如此彻底且坚决,以至于当一切恢复平静之后,人们就像经历了一场梦。
这场梦的开端,应该是4月份的事。记得很清楚,4月初的一天,记者途经地铁2号线站,昔日那个别致的季风艺术店已经满目疮痍——里面搬空了,废纸散了一地,店牌也被摘下,字是一个个抠去的,留下了“季风书园艺术店”的痕迹依稀可见。
这家季风3月底就撤退了。走了好几天,却没有引发任何谈论,让人感到不安。果不其然,噩梦就此开始。6月26日下午,也是在一次闲逛中,记者看到福州路上的商务印书馆上海分店关门。也是悄无声息地倒闭的,没有引起关注。第二日《青年报》头版的显著位置出现了《商务印书馆再别福州路》的标题,之所以用“再别”,是因为商务印书馆创立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初迁至北京,此家分店是1999年所设,“再别”总难免会引起更多的惆怅。
不过,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书店的倒闭难道不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吗?同样是6月,复旦的学术书店庆云书店倒闭。又过一月,季风书园失去了来福士分店。就在人们战战兢兢地以为噩梦终于可以结束的时候,12月末,上海最大的旧书店小朱书店也传出将关门的消息。
就这样,在整整七八个月之中,噩梦轰炸着这座城市。书店赶趟儿地倒闭,就像生怕被落下似的。在这“轰炸”中,读者变得麻木了。不过也许,他们原本就已麻木。
为何消失?书店经历了“失落的10年”
作为一名城市文化业态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本报记者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些书店倒闭的真正原因。固然,这些书店的倒闭与房租的提高有关。记者注意到,上述所有在2011年关门的书店都可谓是“小书店”,这“小”不仅是经营面积小,更是背景的“小”——大多是民营书店,没什么“后台”可以撑腰,也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正因为它们的“小”,在商业化的大风大浪之中,在无情的资本诉求面前,便显得不堪一击。
据核实,起码季风书园倒闭的两家门店,就是因为无法承受商家抬高的租金而选择关门的。商务印书馆上海分店也是如此。庆云书店和小朱书店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人们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房东该为书店的倒闭负主要责任。
但记者认为租金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有一个事实不应该被忽略:十几年前,季风书园和地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时,租金在当时也不算低,那时季风可以承受得起,为什么现在当租金水涨船高之时,季风却难以承受了呢?这说明书店在这些年中并没有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相反,它们失去了一些东西。
那么,究竟失去了一些什么东西?在对这个答案苦苦寻觅时,记者在人们对书店倒闭的麻木中恍然大悟:难道不应该有更多的人对此表示惋惜吗?人们的木然和遗忘,恰恰说明书店失去的正是最宝贵的读者。在与网络书店的竞争中,实体书店败下阵来。读者的流失让它们丧失了前进的基本动力,从而与时俱进无从再谈起。所以有一种观点称,过去的10年,是实体书店“失落的10年”。
回归
谁回归了?诚品、商务印书馆都要来
然而并非一切都是灰暗的。差不多就在披露季风书园艺术店关门消息前三四天,4月7日《青年报》率先报道了《诚品书店有望入沪》的消息。3个月后的7月6日,又率先作了《新华书店重回南京东路》的报道。这两篇新闻均为《青年报》的头版头条,可见,两件事对人们精神的提升力有多大。
是的,2011年不光只有书店的倒闭,也有书店的回归和成长。记者日前回访了位于第一百货商店6楼的新华书店南京东路店。虽楼层很高,算是偏居一隅,但书店内读者不算少,尤其是被奉为特色的少儿图书专柜旁,聚集着很多席地而坐读书的孩子。
2008年新华书店老的南京东路店因为店面产权等问题而关门,引起一片叹息,所以7月新店开张时,人们曾说这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现在来看,实际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大的。
至于台湾诚品书店入沪的问题,据了解,台湾方面依然处于选址之中,不过在上海诚恳的态度面前,书店方应该很快就会拿定主意,毕竟上海的诚品书店已经纳入到了诚品大陆发展计划之中。
2011年有关书店其他的发展和回归还包括,商务印书馆虽然暂时关闭了上海门店,但他们在不久前宣布作为独立法人的商务印书馆上海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功,并将于2012年1月5日揭牌,新机构包括一个办事处、一家信息中心和一个经营部,这也意味着商务印书馆对于上海的第二次回归。季风书园老板严搏非2011年虽然痛失两家门店,但他也并非没有发展。3月,季风书园闵行店开张。地方虽然远了点,但据称办得有声有色。
所以,2011年的上海书店业并非一片消沉。希望依然存在,只不过在一片轰然倒塌声中,几声希望的呐喊略显轻微。
凭什么回归?一靠后盾,二靠经营思路转变
为了找到实体书店希望之中的那些积极因素,记者试图对这些回归书店的特征进行梳理。总体来看,这些书店都是背景深厚。除了季风书园外,新华书店背后是上市的新华传媒,并凭借国有书店的身份,获得了很多政策支持;台湾诚品书店同样实力雄厚,并且具有世界影响力;至于商务印书馆,它隶属财大气粗的中国出版集团,自身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因为有实力,逆势回归或发展便成为可能。在市场巨浪之中,作为一艘航空母舰,也照样能泰然自若。
另一方面,这些书店都制定了吸引读者回归的策略,开展多样化经营。比如的现在的新华书店南京东路店,不仅卖书,也卖文具和音像,其实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商场。未来的诚品书店当然更不必说了,卖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和创意产业有关的商品。在网络书店低折售书策略之下,转型了的实体书店,通过多元化经营,让读者觉得有逛书店的必要,这便是最重要的转变。事实上,很多书店经营者都明白,只有当读者回归了,书店的回归才是真正持久稳健的“回归”。
结合上述书店消失的理由和回归的条件,人们似乎不难看出,在目前的情形下,书店要生存和发展,一靠后盾的建设,二靠经营思路的转变。只有达到这两点,实体书店界才有望重新繁荣,也才能不辜负它们在2011年泪痕风干后对未来留下的几许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