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美术馆公益属性凸显 市场迷雾有待廓清

2011年12月29日 18:0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中国美术事业呼应时代彰显公益

  本报记者 朱永安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单元。回顾2011年,中国美术在挑战与机遇中不断完善,在时代的潮流中绽放着独特光彩。

  美术活动呼应时代主题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各类美术展览对这两大主题进行了积极响应。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和“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到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美术馆举办的纪念展览,吸引了大批市民热情参观,一幅幅画面让观众重温了那些甘洒热血的英雄人物、一场场英勇壮烈的伟大战役以及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观众通过美术作品重新感受历史变迁,思索时代变化。

  今年3月,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面貌与观众见面,明确提出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办馆理念。除举办黄胄、潘天寿、李可染艺术大展等美术类专门展览外,其基本陈列“复兴之路”也包含了大量美术作品和元素。9月,由海峡两岸画家共同创作的国画长卷《新富春山居图》在国博展出,成为6月《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之后,两岸文化界以画为媒的又一次深入交流,美术作品发挥了促进文化认同的独特作用。

  各类大型艺术展览此起彼伏,其中民族美术展览表现十分活跃。“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展”“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等展览,通过美术作品呈现了少数民族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的中外美术交流同样十分丰富。来华展览中既有反映各国文化传统的,也有呈现各国当代美术样貌的,还有对国外艺术设计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的著名品牌的综合呈现,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和观众选择的多元趋势。中国艺术家积极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中国美术馆等还在国家文化交流的层面对外推出了“超越传统——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展”等反映我国美术传统与文化特点的大型展览,受到国外观众的关注和好评。

  美术馆公益属性凸显

  今年初,文化部在3年多的评估工作后,把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等9家美术馆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成为此次评估的目标之一,从美术馆的规章建制到具体的陈列展览、作品保护做出了详细指导。

  1月份,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意见》对美术馆免费开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步骤,要求在2011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在2012年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一政策的提出,让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意见》公布不久,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便根据自身特点相继推出了免费开放的具体措施,取消了过去10元、20元的收费门槛,各地观众对美术馆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给予了积极回应。上海美术馆免费开放首日,出现了万人排队观展的盛况,实际观展人数是预计人数两倍多。中国美术馆春节期间的展览免费开放后日均参观人数也达到了1万人以上。

  免费开放之外,艺术家们慷慨捐赠作品,成为美术馆公益属性的又一注脚。中国美术馆在年初推出了50年捐赠作品大展,以示对历年捐赠者的感谢,展览主题“无私的捐赠,永远的奉献”让观众印象深刻。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还推出了廖冰兄、任率英、徐匡、华君武、崔子范、谢云、方成等艺术家的捐赠作品展览,艺术家的高风亮节和精品佳作令观众为之倾倒。

  市场迷雾有待廓清

  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显现蓬勃的态势,上千万乃至上亿元拍品的出现已经不算新闻,各地相继成立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让普通人也跃跃欲试,“书画热”“收藏热”从某个角度印证了传统文化回归的态势。另一方面,媒体曝出的“白庚延画价暴涨14倍”“尤伦斯缘何要撤出中国”“徐悲鸿7000万拍品为赝品”,也说明中国的艺术市场依然笼罩着难以廓清的迷雾。

  美术作品与市场的结合,为艺术价值贴上了价格标签,然而,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是否吻合?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关涉着美术评价体系的建立、艺术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中国美术、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往中的话语权。

  2011年,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这给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学科独立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扩张,学科目标、学科体系、评估指标等方面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