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央视春晚应把相声当成一针清醒剂
苑广阔
1月7日应是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排练的日子,有记者在央视门口等待了一个下午,却一直没有见到明星的踪影。随后,记者打探到,之前一直被人看好的笑星姜昆的节目因为讽刺了一些社会弊端,诸如地沟油,诸如老太太摔无人敢于搀扶等等,被认为过于尖锐,已被毙掉,他的徒弟周炜以及曹云金的相声节目将填补两个相声名额的空缺。
如果此传言为真,我们完全可以管中窥豹,想见龙年春晚必定又是一台有欢声笑语,有歌舞升平,却唯独没有直面现实、揭发现实矛盾的文化大餐了。人们喜欢用“文化年夜饭”来形容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可既然是“年夜饭”,就不应该只有一种味道,一种感觉吧?当人们吃腻了甜的,香的,也想吃点辣的,甚至是苦的,这些辣而苦的东西若没有,又该怎么办?
最近几年,围绕央视春晚节目选拔的争议着实不少,很多人都是看之前心怀期盼,看完之后就破口大骂。为什么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春晚的作品,尤其是相声、小品等语言类作品,脱离现实,不敢直面现实,甚至是刻意回避现实、粉饰太平。比如说相声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本来就是以夸张、讽刺见长的,如果到了央视春晚舞台就只剩下插科打诨、耍嘴皮子,又如何让观众满意呢?那些歌功颂德的事情,大可以交给歌唱和舞蹈节目,就是保留一下相声和小品的“刺儿”又何妨?
面对观众的不满,央视春晚剧组总以春晚的主题是欢乐祥和,不适宜题材尖锐,针砭时弊的作品为由来搪塞。对于这样的解释,笔者无法苟同。首先一点,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对于各种社会事件、现实问题,即使不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得到体现,公众也同样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和关注,央视春晚的“屏蔽”,只能算是一种“鸵鸟战术”;其次,只要演员们通过艺术的手段和形式把这些社会事件和现实问题巧妙地表达出来,观众最多会心一笑,并不见得就会气炸了肺,甚至是砸了电视机。
央视春晚作为一台综合性的大型文艺演出,在带给观众欢乐与笑声的同时,也理应承担起“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社会责任。但是对现实的回避,对尖锐题材的“屏蔽”,却让央视春晚实际上只剩下“弘扬”了。像是传言中姜昆被毙掉的相声作品,其中涉及到地沟油、老太太摔倒了路人不敢扶等2011年发生的社会问题,如果能够在央视春晚这样有巨大影响力的舞台上得到体现,在带给观众欢声笑语的同时,也给国人以启迪和反思,让人警醒,这难道不是很好、很全面的普遍教育吗吗?从这个角度来说,央视春晚不能仅仅把自己当成是一剂麻醉药,它也可以是一针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