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三十年之变迁:某些节目难以切中百姓情感
耿文婷
2012年春节,央视春晚将迎来30华诞。作为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化景观,央视春晚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更经受了种种风雨与无奈……依循大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节拍,可将春晚大致划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开创的央视春晚,是央视在大众文化生活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这一年起,中国老百姓过大年添了一件新鲜事:喜看春节联欢晚会。央视春晚自此成为当代生活的“新年俗”。上世纪80年代是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爱国主义热情的催人奋进的时代。在理想主义光芒照耀下,各行各业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忘我工作,反映到春晚舞台上,就是涌现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相声、小品节目。歌曲《我的中国心》、《冬天里的一把火》,此外还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回娘家》、《大海啊,故乡》、《小草》、《外婆的澎湖湾》、《思念》、《阿里山姑娘》、《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那就是我》、《万水千山总是情》、《龙的传人》、《爱的奉献》、《我们是黄河泰山》、《明月千里寄相思》、《歌声与微笑》、《难忘今宵》等,年年都有优秀歌曲从春晚舞台飞向四面八方。这一时期,也是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大发展的时期,以马季、姜昆为代表的80年代相声《宇宙牌香烟》、《虎口遐想》、《电梯奇遇》,以陈佩斯、朱时茂为代表的小品《吃面条》、《羊肉串》、《警察与小偷》、《主角与配角》等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远难忘的美好记忆。
从创作心态看,从1983年到1993年间,央视春晚深入生活、深入百姓,倾情创作,使除夕舞台能够层出不穷、源源不断地推出精品佳作,因而成为那一时期最具创作冲力的大众文艺。
第二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意识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成长。在各种消费需求中,对于文化产品尤其电视节目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数量庞大的电视节目面前,老百姓对央视春晚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如果春晚节目没能超出日常电视文艺的水平,老百姓就会感到不满意、不解渴。
90年代的中国电视已经如日中天,在灿若星河的电视节目中,央视春晚又在老百姓最最看重的除夕时间段播出,自然如众星拱月般成为央视节目中最耀眼的明珠。在这种背景下,某些春晚导演变得越来越浮躁,某些节目变得越来越难以切中老百姓的情感。
此外,大众文化产品中工业化、模式化、跟风克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反映到春晚节目领域,就是个性缺乏、节目同质化严重。这一时期,虽然也推出了像《打扑克》、《打工奇遇》、《卖拐》等一些思想内涵深刻的精品节目,但是与80年代精品迭出的盛况相比,这一时期的精品数量大大减少。实际上,对坐拥全国顶尖级创作表演人才的央视春晚来说,如果能够潜下心来,是完全有能力搞好节目创作、多出精品的。
第三阶段:伤了心的春晚观众在最近的五六年,慢慢变得不再跟春晚较劲了。一方面,是由于年俗方式的悄然变迁。对于“80后”“90后”,春节期间可能更喜欢选择外出旅游的方式过大年,“看春节晚会”不再是除夕守岁必须履行的过年仪式,央视春晚业已确立近30载的“新年俗”地位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央视春晚长期未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审美渴求,前几年就有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了民间办春晚的尝试。随后,各种民办春晚、网络春晚、草根春晚风起云涌。
中国老百姓的春晚心态也发生了悄然改变。老百姓对待春晚的心态渐趋平和,“节目好了我接受,节目不好我也习以为常”。但是如果广大观众不再把春晚当回事,那么对于央视春晚来说,将是一种潜在的危机。
于是,近年来,《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节目涌现的草根明星越来越多地登上春晚舞台。让春晚回归人民、回归艺术,才有可能重新树立老百姓对春晚的信心,才有可能重现当年春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