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不要模仿好莱坞!”是忠告,更是批评

2012年01月18日 21:38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福建日报》报道,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近日与演员夏雨、导演张杨、影评人周黎明、编剧霍昕等一同探讨中国电影时说,“我今天来这里,不是教你们拍好莱坞电影。如果你们想模仿好莱坞,永远也不可能做到。”他建议台下的中国电影人,应该去做原创性的工作,不要模仿任何人,因为世界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他还反复强调,要是一味模仿好莱坞,观众会看不到诚意,中国电影将是陈词滥调,会走不出去。“一句话,必须遵循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你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不要模仿好莱坞!”一席话惊醒梦中人。这些年,中国电影的票房价值不断攀升,有些电影还获得了国际大奖。但与之相反的是,电影的口碑却没得到提高,还是让人不够满意,最大的败笔就是模仿痕迹过重。前几年,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作品曾走出国门,拿到大奖,可不少作品,仅仅剧本是中国的,其实是在倒卖西方影视的价值观和技术方法,多有浓厚的“西化痕迹”,纯正的中国电影,价值观却是西化的,形神脱离,文化状态呈现躯壳化、空洞化,想要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很难。那些模仿水平不够高的“中国好莱坞电影”,动辄用大场面、电影特技、充满血腥味道的震撼性场景,制造别有用心的观赏效果,因为过分玄乎、过于科技,严重失真,反而失去了可信度和观赏美感。华而不实,精神空虚。“贴牌生产”曾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因为缺乏高科技投入,利润非常微薄,缺乏核心竞争力,失去了宝贵的无形资产。中国电影如果仍满足于“贴牌生产”,只会失去更多精华。不划算,太短视。所以,“不要模仿好莱坞”的提醒,真是太有冲击力了。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影需要模仿西方电影,那是一种必要的“拿来主义”,是为了借鉴。今天,我们已经在经济国力、国家形象以及文化实力上得到了巨大改善。电影人的拍摄技巧、拍摄手段、特技手段、运作模式,都得到了巨大提高,甚至和国际水平相差不大,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多一些“独立行走”了。不要总是言必称好莱坞,在精神气度上站立起来,自信起来,在民族魂、民族价值观以及民族特色上多下一些工夫,多拍摄一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影视作品。罗伯特·麦基的警告很有针对性:中国作家在写作时,不要仅仅想到,我这个片子拍好了要去美国,应该想到可能还要去欧洲、非洲、南美,要凸显其具有人性共通的东西。他说:“全宇宙、全世界、全人类在写,要有这样的视野,不要把自己逼到一个非常狭窄的中国,只是中国、美国,或者是好莱坞、我们,或者是我们、好莱坞。”也就是说,中国电影人更要具有全球视野,人类思维的高度,去认识和推销中国电影,而不是仅仅被所谓的票房价值牵引,被功利冲昏头脑,而淡忘了应该承担的文化传播责任和使命。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和”、“中庸”等精髓理念,我们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更多观众得到启发。因为这种文化价值是中国特色的、很有魅力的。一旦走出了国门,对外国观众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冲击。这样有特色的电影才能让人记得住。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国外观众不一定接受。形成一种有条不紊的文化推销态势,坚持做下去,肯定会有好的结果。而不必整天围着好莱坞,不敢说半个“不”字,“如果你老琢磨着,我一定要赚多少亿,你肯定会失败。”

  耿银平(河南)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