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乡间过年饺子有两顿 讲究饺子上放几根宽面
张功基
蓬莱一带乡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过年的饺子指的是“两顿饺子”,即第一顿饺子除夕夜里吃,第二顿饺子大年初一早晨吃,只有吃了这两顿饺子,一家人才算高高兴兴、圆圆满满地过了年,因此除夕夜里的饺子包含的是“辞旧岁”,而大年初一早晨的饺子则蕴蓄着全家老少“迎新春”的美好愿望。
大年三十晌午饭后,家家户户菜板响,这是每个村庄最具喜庆祥和色彩的韵律,女人们个个忙碌,择菜、剁肉、调面、洗钢镚儿和大红枣、切糖块儿、豆腐和年糕以及剥花生等,这是为“两顿饺子”做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女人们便围着案板开始欢欢喜喜地包饺子,按照顺序,先包除夕夜的饺子,再包大年初一的饺子。其实,不管是除夕夜还是大年初一的饺子,与平日吃的饺子并无二致,只是肉搁得更多一些,讲究的是“一个肉蛋儿”,咬一口油滋滋、香喷喷,这寓意着日子一年到头“富得流油”。
饺子馅儿一般都是白菜猪肉,也有韭菜、荠菜猪肉馅儿和羊肉白菜馅儿,还有的是韭菜海鲜馅儿,但没有一户人家包牛肉和驴肉馅儿饺子的,因为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饺子要供奉列祖列宗,而用牛肉和驴肉馅儿的饺子供奉先人则被视作“大不敬”——牛和驴是旧时世世辈辈庄稼人赖以生存的“帮手”,而猪和羊生来就是被人食用的,这显然是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尽管历经岁月风霜雨雪的打磨,但至今依然被乡间百姓所恪守。
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饺子,根本区别在于馅儿里包的“内容”不同,即除夕夜的饺子是普通饺子,而大年初一的饺子则有一部分要包上钢镚儿、花生、糖块儿、豆腐、栗子、红枣等。过年在饺子馅儿里包东西这一习俗,据说有数百年的历史,这实质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祈求和渴盼的寄托,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理愿望。如钢镚儿饺子象征“财源滚滚”,花生饺子象征“健康长寿”,糖块儿饺子象征“甜甜蜜蜜”,豆腐饺子象征“大福大贵”,栗子饺子象征“早生贵子”,红枣饺子象征“日子红火”,年糕饺子象征“步步登高”等。不少人家根据家庭的期望,饺子里包的东西更具时代的鲜明色彩。如有车的人家会在饺子里包上一小片苹果,预示新的一年里“人车平安”;还有的人家甚至会在饺子里包上“港币”、“美元”、“欧元”等,鼓励家里年轻人要“闯世界”、“挣大钱”等。如此一来,大年初一的饺子便有了令人渴求和敬畏的神秘色彩,再加上要“隔夜”吃,因此家家户户都不会忘记在包好的饺子上面覆盖一张或一绺黄纸,再搁上一两枝大年三十早晨日出之前掐来的新鲜桃枝,据说这样可以“辟邪”——这自然不是现代农家的“发明”,而是乡间辈辈沿袭的传统做法。
另外,不少人家还有切几根宽面条搁在饺子上面的讲究,宽面条俗称“宽心面”,初一早晨和饺子一同下锅。对此,乡间百姓有这样美好的说法:吃了饺子和宽心面,既“交好运”又“顺心如意”。
除夕夜吃饺子前,很多人家都会煎炒烹炸几样菜肴下酒,而且讲究饺子一下锅,家人便开始燃放鞭炮焰火,饺子煮熟后先捞出几碗供奉先人和“灶王爷”,然后全家人围着餐桌团团而坐,那浓浓的亲情便在饭菜和酒香之间荡漾开来——这是一幅多么质朴而温馨的农家“辞岁图”啊!
而大年初一的饺子,供奉先人和“灶王爷”如同除夕夜,但在吃的时间安排上因家而异:有的人家是在凌晨四点来钟放鞭炮“接神”的同时煮饺子吃,吃完饺子后人人穿戴一新,打开家门出去挨家挨户拜年;有的人家则在凌晨起来“接神”时煮少量饺子,每人吃几个“垫垫肚子”便开门出去拜年,拜完年后回来再吃饺子。但不管什么时间吃饺子,吃时绝对不可以佐之以“醋”和“蒜”,这是辈辈相传的“忌讳”。而最有趣的是,吃饺子时全家老少人人都抢着吃,看谁先吃着“什么”,先吃到的兴高采烈,没吃到的继续大口吃,甚至这个盘里挑几个,那个盘里拣几个,直至吃到为止,那融洽而快乐的气氛、热烈而欢畅的情景,不正是乡间百姓喜迎新春的一个缩影吗?当然,剩下的饺子要好好存放起来,这是要留给正月初三回娘家的闺女吃几个尝尝鲜,据说这样闺女能沾上娘家的“福气”呢!
吃罢除夕夜的饺子,乡间百姓便告别了相伴一年的“旧岁”;而吃罢大年初一的饺子,农家老少也就高高兴兴地迎来了第一缕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