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搞笑版春晚节目单未引反感 切合时事郭美美唱歌

2012年01月19日 15: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秦 毅

  除夕前,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的节目单虽已见诸报道,但按照“惯例”可能还会有变数,不到最后时刻还会有几分神秘感。不过,“借台献艺”,搞笑版“春晚”节目单早已曝光,虽然打着“2012春晚节目提前揭秘”的旗号着实忽悠了大伙,却也未引起反感,还成为网络上转发率极高的热门帖。

  该台“春晚”以何为亮点呢?答曰:切合时事。热门节目有:歌曲《我爱十字红》,演唱者:郭美美;双簧《精益求“精”》,表演者:双汇集团;小品《心怀鬼“胎”》,表演者:锦湖轮胎;豫剧《黄河女儿》,表演者:河南宋基会;科技解密《地沟油是怎样炼成的》,表演者:质检局;相声《想出名靠儿子》,表演者:李刚……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用在这里倒很贴切,这样的“春晚”节目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就在于其“根”深入生活实际,将一年来发生的颇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浓缩为一个个节目名,在赢得观者的会心一笑中,用调侃的方式展露出批评的锋芒。

  对于恶搞,大家并不陌生,自从胡戈把馒头砸向《无极》后,许多影视作品、各类文字图片以及名人语录等都成为“戏谑”的对象,有人将“恶搞”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批评样式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恶搞的方式也在花样翻新。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人们对恶搞的热情却在降低,特别是在一些诸如“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林黛玉穿上“三点式”或将李宇春的头PS到猛男身上的恶俗言论或举动出现后,这类恶搞已被定格在了低级趣味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纯粹沦为了博人眼球的工具、制造无聊笑料的怪物,它利用大家的关注点,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为“恶”而搞,并且越搞越“恶”。

  笔者认为,“恶搞”要想真正成为文艺批评或舆论批评样式,必须立足在善意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事实,尊重社会情感,遵从基本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不得有超越法律的行为,不可干有违道德的事情。这不是对其自由的限制,而是为了让来自民间的批评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恶搞”版节目单虽然涉及一年中的大事不少,但仔细观察,它并未将“小悦悦事件”纳入其中,也没有评说“温州动车事故”。不把笑声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展现了善意。至于上单“节目”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基本有定论的事件为讽刺对象,并且被讽刺者自身存在瑕疵,这一瑕疵正成为攻击的对象,而不是其他。这正如“讽刺”一词的定义: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以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加鲜明和深刻的认识。

  “恶搞”要成为一种批评样式,需要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展现善意,标榜责任。唯有如此,才能让这种世俗文化步入健康成长的轨道,同时让那些专为“恶”而搞的把戏在众人的白眼中销声匿迹。

【编辑:蒲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