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11年国内电影市场 票房“看上去很美”
票房数字只是“看上去很美” ——透视2011年国内电影市场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近日公布,我国2011年国内电影总票房高达131.15亿元,较上年增长28.93%。然而在市场放大带来的票房猛涨背后,是大片亏损、单片票房锐减、营销档期冲突等诸多问题。有业内人士承认,如果考虑到影院建设、运营成本、国产影片制作成本,去年中国票房数字只能说“看上去很美”,国产片的未来依旧充满隐忧。
票房增长 上座降低
据统计,2011年全国票房达131.15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70.31亿,占全年总票房53.61%,票房较上年增长28.93%。但专家认为,票房增长的原动力只是银幕的飞速增长,观影人次、上座率并没有相应的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影平均每天增加的银幕数达到8块以上,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全年新增影院803座,是上一年新增影院数量的近3倍。但在银幕数大幅增加的基础上,2011年12月国内产出13亿元的票房,对比2010年12月的12亿元票房,增幅远远低于30%的年度增幅。另有数据表明,去年城市影院观影总人次在3.7亿左右,同比增8000多万人次,增幅不足28%。去年国内平均每家影院票房相比去年减幅达30%,上座率大大降低。
单片锐减 创作力弱
有数据显示,去年国产片单片票房大幅锐减,不少影片,尤其是大投资影片普遍亏损。从《战国》《关云长》《武侠》直到国庆档的《画壁》《白蛇传说》全都亏损。2011年国内上映的3D电影超过30部,总票房超过50亿元。但国产3D电影累计票房只占了不到5亿元,其中有4亿元是由《龙门飞甲》贡献,累计下来尚不足全年3D电影总票房的10%。北京新影联的高军表示,去年国产片普遍不给力,通货膨胀让电影成本居高不下,最终成为造成国产片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外,国产片创作力量后继乏人也是原因之一。高军认为,这些大投资影片赔钱主要赔在导演身上,导演的问题造成了电影总体质量下降。国产片《金陵十三钗》在广州宣传时,张艺谋也对记者表示,中国电影的现状不是那么乐观,电影产业在硬件上的迅速增长带有泡沫性,但创作力量后继乏人。
营销失败 自相残杀
去年凸显的问题还有,国产片互不相让,同档期厮杀,导致票房两败俱伤。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贺岁档《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同期上映,两片相争,损失了一部大片量级的票房。此外,国庆档的《画壁》和《白蛇传说》由营销演变成一场恶斗,也被当做营销失败的例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认为,中国电影眼下存在的问题在于,不少营销公司只关注生产流程、包装工艺和销售渠道,而不关注影片的原料来源、营养成分和生产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与文化产业本身的属性不相适应。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饶曙光也持相同意见。他认为,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只有经济指标和票房指标,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化指标和精神指标。“我们的文化体系建设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创意能力不足、缺乏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建构和表达,存在着明显的非理性电影消费。”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