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一年演120场 业内人士:他成为职业演奏师
记者 陈宇浩
一个钢琴演奏家,一年能演出多少场?
这个问题让郎朗来回答,答案是那句广告词——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春节期间,一名网友在微博上转载了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郎朗每年演出高达120场。
这条微博引发了网友们的质疑,“一年演120场,平均每3天一场,质量如何保证”。前天,郎朗坐不住了,发微博称“每年120场音乐会不是靠吹就能有的”。
那么,一个钢琴演奏家,每年演出多少场才算正常?
昨天,记者采访了杭城的钢琴老师、琴行老板和演出商。在他们看来,“40到50场”,是一个妥帖的区间,“能保证收入,也能保留积淀和创作的时间。”
对于郎朗,曾经接过其演出的杭州潘岩德文化老总潘安平,更习惯把他定义成一个“职业演奏师”,“一年演120场确实很多,但也证明了他的市场魅力。”
一年赶场120个,每3天就有一场演出
1月28日上午,某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老鬼阿定”发微博——“英国《金融时报》:郎朗每年参加120场音乐会和独奏会,沿着名人关系的阶梯向上爬。与郎朗合作过的指挥家曾公开表示,他的音乐家素养浅薄。他不停地鼓吹自己,以及不知疲倦地亮出一串串名人名字的做法,很快就显得比蚝油芦笋牛肉还没有吸引力。”
很快,这条被转发近万次的微博,就被新浪标记为“热门微博”。
火上浇油的,是郎朗的一条微博。
当日下午,郎朗在微博上说,他曾接到春晚的邀请,与王力宏合作演出,但是因为有其他的演出所以只能放弃。
这条让人联想到李云迪是“B角”(今年央视春晚,李云迪与王力宏合作演出)的微博,除了再度掀起“郎朗PK李云迪”的口水战外,也招来网友的板砖。
不少网友质疑郎朗“贬损同行翘楚”、“疲于赶场质量不保”,而《金融时报》中提及的“音乐家素养浅薄”,仿佛也有了出处。
前天,身处漩涡中心的郎朗终于坐不住了,发微博称“每年120场音乐会不是靠吹就能有的”、“50首曲子练熟不容易”。最后,郎朗坚定地表示,“谣言会止于智者。”
演出场次和艺术造诣不能划等号
尽管如此,“每年120场演出”还是成了郎朗的阿喀琉斯之踵,不少网友质疑:“赶场赶得太多了,还能静下心来弹琴吗?”
董晨阳是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在他看来,演出场次和艺术造诣并不能直接划等号,“莫扎特、贝多芬也都是高产音乐家,你能说他们没水平吗?”
潘安平是杭州潘岩德文化公司老总,曾操盘过郎朗2008年宁波、2009年杭州两场音乐会。
相对于“艺术家”这个称号,潘安平更愿意把郎朗称作“职业演奏师”:“每天去哪里演出,他就是跟着经纪人的安排走。”
天目琴行老总刘为明也持相同观点,“对职业演奏师来说,高频率演出很正常,但达到郎朗这个数字的,很少见。这120场应该不全是商业音乐会,肯定也包括公益演出,以及跟国外乐团捆绑合作的音乐季演出。”
但在刘为明看来,钢琴家一年的演出数量在四五十场,是个比较合适的体量。
潘安平说,这几年,郎朗身上的“中国腾飞符号”塑造得越来越好,价钱也越来越高,“我做了两次郎朗音乐会,前后只隔了一年时间,出场费就翻了一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郎朗还能有这么多的演出场次,足见其市场魅力,“这也证明了他的实力。一个没有一定水准的钢琴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