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长篇历史小说《雍正前传》:不做穿越也成功
不做穿越也成功——评《雍正前传》
因为电视剧《雍正王朝》曾经的热播,雍正皇帝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历史人物,与之相关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近日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雍正前传》,用新的视角解读了雍正在登基前的一些史事,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年轻的四阿哥形象。康熙帝曾用“喜怒不定”四字鉴评四皇子胤禛,众阿哥也轻视他,惟有启蒙老师理解欣赏他;噶尔丹叛乱,康熙帝亲征,随行的胤禛为父皇亲身试药、舍命护挡飞箭,渐得康熙的喜爱和重视。胤禛其后被委派与大阿哥一同巡视无定河河工,发现河工舞弊,遂与大阿哥产生分歧。他独自督办皇太后的60大寿后陪驾南巡,归来后,胤禛最疼爱的长子弘晖夭折,一度令他心灰意冷,不问宫闱朝堂之事,却不料祸起萧墙,太子被废,九子夺嫡,“戒急用忍”的胤禛也卷入了惊心动魄的争储斗争中。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如今网络上戏说、穿越流行,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之时,《雍正前传》不随波逐流,坚持正史书写,严肃创作。雍正皇帝青少年时期的史料很少,创作相关历史小说,又是一部“正说”的历史小说,难度不小。“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这部作品追求的目标。作者翻阅了众多史料,包括当时来华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士人的野史笔记、雍正早期自己写的诗文等,还去京城皇家庙坛、古迹实地考察,所以大的历史背景都很真实,力求达到一种真实史实与好看故事的完美结合。
5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容量巨大,叙述难度也不小,若表述稍有不慎,容易流于空疏浮泛,让读者阅读时感受沉闷拖沓。《雍正前传》情节跌宕起伏,松弛有度,有谈诗论画等闲笔,更有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雍正前传》的创作者是位年轻的女作者,文笔不乏女性作者的细腻,而叙事结构又很大气,不仅仅表现宫廷权谋,力求展现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注重细节与人物内心的刻画、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写重大历史事件更写人物内心,写倾轧也写人性。清宫皇子主要过的是一种书斋生活,作为一个在当时宫廷中比较“边缘”的皇子,年轻的四阿哥胤禛的日常活动既不不同于8岁登基的康熙皇帝,又不同于一般老百姓。从作品中我们看到,胤禛在书房读书、陪父皇巡游、寻访僧人和文朋诗友,虽然没有他后来登基后改革治政那样的轰轰烈烈,也不像有的作品特意制造某些“噱头”、绯闻轶事,以吸引眼球,却为读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角与眼光。读者与年少的四阿哥一起观察、思考、困惑、无奈。继位后的雍正帝曾说,他事事不如父皇康熙,惟有在了解民情方面,他比8岁登基的康熙皇帝熟悉很多。可见青年时代历练观察的积累,是其后来作为成熟的政治家必不可少的因素。
文学即人学,长篇小说比其他文体更要重人物刻画。历史小说《雍正前传》人物众多,出场的人物足有上百,主要人物也有20多人。这些人物各具光彩,立体丰满。除了主人公——年轻的四阿哥胤禛外,康熙的明君慈父形象、李光地的沉稳圆滑、索额图的老谋深算和飞扬跋扈、顾八代的廉洁奉公和倔强执著,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康雍乾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历史小说虽是文艺作品,但在描述时依然需要客观理性。这部作品对当时的文网严密、思想压抑、西方文明渐入等状况也有所展现,书写客观公正,非常难得。
(《雍正前传》,胡晶华著,漓江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