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绝不能让语文教学和语言表达输在起跑线上

2012年02月01日 17:30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汉语表达能力,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被人们称为“汉语四六级考试”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于2011年年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天津等试点地区开考,并将从今年起推广到全国范围。用考试的方式,能否改变当下社会的汉语应用现状?据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70位受访者中,58.2%的人关注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仅26.2%的人认为用汉语能力测试的方式能改善汉语应用现状,42.1%的人认为不能,31.7%的人表示“不好说”。受访者中“70后”占29.4%,“80后”占42.6%,“90后”占10.9%。

  时下,中国人都不自信了,对于用汉语表达没有了信心,怀疑中国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否在下降。尽管对此众说纷纭,但是汉语水平高的人、尤其是精通汉语或者能读懂经典文学的人不多却是事实,对中国语言的理解也仅仅是从表面或者停留在低级层次。即便是通过考级的方式使中国汉语的表达能力得以改观,我感到也相当困难。

  其实,中国的汉语能力或者说语言表达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没有赢得主动。从孩子的启蒙教育到之后的学习教育都有些功利化,而且目前的教育现状更是使语言的学习不是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而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注定语言的表达是失败的,而不是成功的。

  一是语言表达没有从平时的说话或者表达开始,而是从功利开始。孩子从一出生学习写字和读书起,都是追求能否考上最好的学校、考上研究生,而非追求能否说一口漂亮的中国话,或者说在表达中能否应用自如。正因如此,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写不了一份总结,拿不出一份像样的公文,或者让其办事,结果由于理解有偏差,事情办得一塌糊涂。

  二是平时的语言教学没有注重语言的表达能力或者说应用能力。相反,现在的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否把一张试卷答个满分或把课本学个精通,反对孩子进行丰富的阅读,或者进行深层次的课外阅读。进行学生演讲会之类的,也仅仅是应景之作,应付一些活动而已,况且拉出来的学生也是出类拔萃,或者说百里挑一,而非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去演讲。如此环境,如何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家庭里或者社会上,不是看孩子能否说好话、会说话,而是看孩子听话不听话、学习成绩怎么样。如果孩子听话,成天钻进书本里,学习成绩好,就根本不管孩子会不会说话。结果那些会说话者进不了高等学府,而成天钻入书本、生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者往往却考进了好学校。这样的社会观念和人才选择,更是给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绊子。

  从小到大,语言表达都没有引起重视。对于语文课的学习仅仅是抱着应试或者功利化的目的,怎么能熟练地表达中国汉语或者写得一手好字呢?在调查中,有83.6%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其中45%的人表示“下降很多”,这应该是对中国人使用汉语的讽刺,也是给了输在起跑线上的语文教学一记耳光。我们应该清醒了,绝不能让语文教学和语言表达输在起跑线上。 (白东河)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