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自我分级”引热议 专家称行业自律有必要
记者 施晨露
博纳影业旗下博纳星光影院公司日前发布微博称,将在博纳影院实行电影分级制度,由此引发热议。博纳影院随后解释,主要是针对儿童和老年人购票前作温馨提示,目的是提醒观众,但并非限制购票,实施细则尚在研究中,预计2月底开始实行。
对于影院“自我分级”,一些网友质疑噱头大于实际意义,“类同于过去在影院张贴的‘少儿不宜’”,具体操作也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叫好者则认为,影院“自我分级”虽然只是一种提醒,亦是影院服务人文关怀的体现,值得赞赏。尽管“自我分级”的提法有争议,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针对电影中一些不适合儿童或老年观众观看的内容,影院的主动作为、行业自律确有必要,“自我分级”成效几何,还需影院通过细致的工作完成。目前,上海也正在研究针对青少年观影进行提示的具体办法。
业内:乐见影院自发行为
从《南京!南京! 》中的血腥镜头,到《让子弹飞》中的粗口台词,再到《金陵十三钗》中的所谓“床戏”,由于绝大多数电影在上映时没有观影提示,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影院欣赏,时常发生小观众被吓哭,或者因不适合少儿观看,不得不中途退场的尴尬情况。因而,博纳影院将对下属影院上映的影片进行 “自我分级”,给观众提供观影前的指导消息发布后,不少观众对博纳影院的做法表示赞成,一些同行也力挺叫好。
电影“分级”在国内未有定论,但却时有讨论,一方面说明由于牵扯面广,涉及问题多,分级制是否施行、如何施行尚有许多待解之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下的电影市场中,不少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画面甚至台词上,确非“老少咸宜”。在国内电影市场日渐扩大、票房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业内人士评价,乐见经营单位的自发行为,实行过程如若反响良好,也值得推广。
影院:将把观影提示细化
“自我分级”因涉及词汇敏感而引发争议,但“观影提示”并非新鲜创举。有沪上影院经理表示,对于一些画面效果比较突出、惊悚的3D电影,放映期间影院也做过类似的观影温馨提示,但仍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单纯的提示,效果也许不太明显”。
“我们想把这样的提示做得更细致些”,博纳影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的提示恐怕就是一两句话,多数是考虑影片内容,对声效这些细节没有做到非常细致,我们会对影片声效中的高低频进行分类,进行次数测量。就像游乐场也会针对不同年龄段游客,对其所要参与的游乐项目给一些提示一样,是提醒,不是限制,是服务,不是要求。 ”
担忧:提示不应反成幌子
事实上,青少年的观影问题已经得到社会重视。去年底发布的《电影产业促进法 (征求意见稿)》第38条提及,电影可能引起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在观众购买电影票时予以提示。今年初上海两会期间也有代表建议设立观影提示,保护未成年人。这份书面意见很快得到各方面的积极回应。在上述建议下,上海或在今后成立全国首个专门给未成年人进行观影提示的志愿者队伍,上海联和院线旗下影院将把观影提示及时告知观众。
“观影提示”的负面“功用”也值得注意。目前大部分电影并不会就内容对观众进行提示,但某些影片在宣传期主动宣布“儿童不宜”,其中不乏故意夸大的炒作成分,以此招徕观众。 “观影提示”如何不被扭曲而真正发挥效用,需要电影出品方和影院经营者以社会责任心为出发点,在实践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