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李银河:高尚爱情中的性不应用来卖钱 应是免费的

2012年02月14日 15:30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龙年央视春晚上,一首《因为爱情》红遍大江南北,歌词中对纯美爱情的赞颂叩击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然而越来越物质化、世俗化的婚姻择偶观在现实世界中大行其道,让越来越多的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纯美的爱情难道只能出现在歌曲中?我们该如何追寻真正的爱情?

  面对这样的疑问,本报记者在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前夕,对话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且听她如何谈“情”说“爱”。

  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真正的婚姻与物质无关

  半岛晨报:当下中国社会,各种物质的诱惑让很多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改变,有人说“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您如何看待这种越来越物质化的爱情观?

  李银河:在我看来,物质和爱情本身就是对立的一组名词,如果两个人因为爱情在一起的话,他们是不会在乎物质的;反之如果两个人因为彼此的物质化条件而相互吸引走到一起,那么这种结合其实是没有多少爱情的成分在里面的。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爱情,也不会太牢固。

  半岛晨报:在物质和爱情之间,人们该如何选择?

  李银河:主要是由于目前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很厉害。人们越来越看重物质化的东西,没有给爱情留下多少空间。现实生活越物质,我们越要追求爱情的重要性,给情感世界充分的空间。最理想化的婚姻观应该是因为爱而结合,而不是因为其他的因素。

  有爱有性是最理想的状态

  半岛晨报:您长期研究中国的性文化,那么性在爱情当中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李银河: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谈到这个问题,性和爱主要分为有性无爱、有爱有性、有爱无性三种形式。其中有爱有性是最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有性无爱的夫妻家庭也有不少,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也就是说,夫妻二人虽然有性生活,但彼此之间已经没有感情联系了,这样的婚姻基本上名存实亡;最后一种有爱无性的夫妻家庭也存在不少,以中老年夫妻居多,这主要是由于身体生理条件造成的。

  半岛晨报:中国传统思想中“谈性色变”、“守身如玉”观念牢固,当前社会对贞洁的重视程度似乎弱化到了另一极端。越来越多的性开放、婚前性行为是否会冲淡爱情?

  李银河:我觉得不会。性行为是人性本身所拥有的基本权利,体现了人的一种刚性需求,与婚姻无关。目前我们国家的少男少女青春期提前到了十二三岁,而法定结婚年龄要到20岁和22岁,也就是说,这之间有接近10年的性压抑期,再加上当下普遍晚婚的情况存在,因此要想实现每个人都不出现婚前性行为是不现实的。堵不如疏,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人们知道如何保证性安全,而不是性压抑。

  半岛晨报:你曾说过所有性都是自由的,不是用来换钱的,比如有人为了别墅,为了汽车,为了钱,甚至为了权位而出售性。你觉得性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李银河:真正高尚的爱情中的性是不应当用来卖钱的,应该是免费的,不是拿来做交易的。性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有爱,相互的吸引,两情相悦。

  高离婚率恰恰说明更多人选择了因爱而婚

  半岛晨报:目前社会上有闪婚、裸婚等新现象,同时伴随着高离婚率,您如何看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李银河:闪婚、裸婚对于爱情来说没有冲击,更不会是男女之间出于性需要而作出的行为。闪婚和裸婚仅仅是对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冲击。闪婚闪离、高离婚率的出现,恰恰说明更多的人选择了因爱而婚。当两个陌生人通过网络等方式认识、交往后发现,爱情突然来了,那么就结婚了;结婚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因为彼此了解增加、发现现实生活和想的不一样,甚至发现没有爱情了,那么一些夫妻就自然选择了离婚。真正的爱情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没有爱了,哪怕有性无爱,婚姻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半岛晨报:恩格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李银河:我认为有些言重了,现在中国能碰到真爱的婚姻没有多少,我们曾经做过专门调查,基本上能自信地说出“夫妻感情很好,很恩爱”的家庭最多只能达到50%,其他的则是“感情比较好”、“不太好”、“很不好”等等。也就是说,没有爱的婚姻广泛存在,但上升不到“不道德”的高度,可以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质量不高的。 记者王磊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