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改变“景点”定位才能修复故宫形象
故宫要改变过去作为“旅游景点”的习惯性定位,尝试向历史知识普及、文化教育的文博机构的定位转型。
故宫“新掌门”单霁翔上任一个多月,昨日首次亮相媒体。他坦言,去年的“十重门”事件,让故宫博物院的声誉受到了损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付出加倍努力,加以弥补,尽快修复受损的故宫博物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单霁翔提出的新措施包括:把故宫的开放区域从现在的45%扩大到76%,推出22项新的管理制度,通过对观众咨询中心、票务中心及午门的安检、检票通道系统进行建设,改善午门地区的参观环境和秩序等。
单霁翔此番表态,无论是对过去新闻事件的处理,还是新的规章制定,都可圈可点。尤其是他提到的“故宫在文化传播能力和社会教育功能上的作用有待挖掘”。
去年“十重门”之后,公众对故宫很重要的一个质疑,就是其越来越像“旅游景点”,而离本应以知识普及、文化教育为己任的文博机构的定位相去甚远。公众对故宫的不满,不仅在于事故频发、保护文物不力,更在于其公共服务意识和行动的滞后。
的确,对大多数参观故宫的人来说,到故宫只是去逛了一趟,合影留念,看龙椅皇袍或钟表珍宝,门票的价值也就体现在一两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上。而在国外博物馆,常会看到老师将国家级博物馆当成教学课堂,也会有针对小朋友的展览厅,孩子们在这里听故事,听音乐,看相关历史知识的视频。
故宫要修复形象,首先就要改变这种“待客之道”,不能把故宫当作“旅游景点”来管理。故宫现在的人流量已逼近甚至超过接待极限,如此超负荷运转,很难实现传播文化、教育民众的定位转型。故宫今后可尝试通过网络等渠道及时发布游客流量、对客流少的时段打折优惠等措施,引导游客理性参观。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在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比如,把尽可能多的区域开放,尽可能多地把稀世藏品拿出来展出,尽可能地给参观者讲述其中的“门道”而不仅仅是“热闹”。
将更多的藏品展现给公众,除了扩大开放区域,多举办展览活动之外,还有教育和服务。比如,学习台湾故宫的轮展模式,建立一个收藏品名录,这个名录向社会公开,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征集公众意见,对观众感兴趣的展品进行轮展。轮展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的需要,也使故宫藏品通过轮展得到关注与保护。
而在挖掘故宫的社会教育功能方面,我们看到故宫的网站建设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也开通了微博,几个官方微博的粉丝数达400万之巨。故宫完全可以通过公共网络,调查公众意见,回答网友问题,根据网友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现在,故宫的网站和官方微博虽然也有一些宣传历史文物的知识,但形式相对单一,还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等改进效果。
故宫的管理者所面对的,是有着600年历史的文化宝藏,而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也已有87年。故宫的价值不仅在于那些物化的藏品,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要为公众守护好故宫,不仅要改善技术层面的安全管理,还得有全新的服务公众的意识。这是公众对故宫新形象的期待。
相关报道见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