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承恩寺旧事:太监王瑾奏请修建 利玛窦暂住
承恩寺是南京著名佛寺,位居三山街闹市区,人烟辐辏,交通便利,其山门南北两面临大街,曾有店铺七十余间。明景泰年间,大太监王瑾奏请将其在闹市区修建舍宅为寺,赐额“承恩寺”,利玛窦曾经在此暂住。而朱元璋曾住过的吴王府就在承恩寺旁边。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探访
承恩寺原址曾办过小学
承恩寺如今早已不存,顺着三山街水游城东侧的小巷旧王府往前走,王府园小区入口前的一片地就是昔日承恩寺的旧址,现在已经没有一点遗迹。81岁的陈大爷住在小区多年,他告诉记者,现在水游城和假日酒店之间的这片地就是承恩寺遗址所在。陈大爷儿时在承恩寺小学读书,小学就王府园小区门口,靠近旧王府这条巷子。“学校旁边的寺庙当时很大,有多大说不清楚。庙里面念经上香,我们在学校也不会吵到。”陈大爷介绍说,水游城以前这片地是裱花廊,后面就是承恩寺,三山街对面就是过去的城隍庙。
陈大爷所说的“承恩寺小学”由寺庙发展而来。据记载,佛教界以慈善为本,曾以庙场办学以接济抚养社会上孤苦儿童,后发展为学校,校因寺而得名,缀名曰“承恩寺小学”。六十年代中期曾改名为“向阳小学”。七十年代随着巷名变更而改为“承恩里小学”。
考古
6年前发现明代承恩寺遗址
2006年,三山街东北角的一工地内曾发现状如明故宫遗址内的石柱础,经南京市博物馆专家鉴定,出土的石构件就是明代承恩寺遗留的建筑构件。在工地3米深的地下,一处青砖砌成的高台遗址长度超过20米,数个巨型石柱础、一个石质莲花须弥座和一块精美的云龙纹碑额躺在一旁。碑额正面最上方刻着“圣旨”两个工工整整的楷书大字,其下刻着篆文“敕赐房屋山门……”等字,而背面则刻着“承恩禅寺”几个大字。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南唐时期,三山街到内桥一线,是南唐皇宫的御道,随着南唐小朝廷的衰亡,御道上的建筑几乎废弃。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后,称吴王,暂住在王府园,后来的承恩寺则与王府园紧邻。
历史
曾为太监故第,利玛窦在此小住
承恩寺的建寺经过、规模和布局,明南翰林学士晋陵王舆在《承恩寺记略》中有记载。承恩寺原为大宦官王瑾的故第。王瑾原名陈芜,从永乐皇帝时即陪侍皇太孙朱瞻基,朝夕相处。朱瞻基认为他“忠肝义胆”、“心迹双清”,即位后对他十分宠信倚重,赐名王瑾,参与军国大事,多次蒙受重赏,积赀累万,在闹市区建造巨宅。景泰二年,王瑾奏请舍宅为寺,赐额“承恩寺”。
承恩寺紧靠朱元璋为吴王时所居住的王府园,规模宏伟,基址周长一百二十七丈,共有六座大殿及禅堂、方丈室、僧舍、斋房等一百二十余间。承恩寺在景泰二年创立后,可考者有成化、万历时期两次重修。承恩寺所统小寺有亭子巷观音庵、佑国庵、伞巷观音庵。
寺内不仅僧徒众多,还是明代南都重要的接待场所,著名的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于1581年到达澳门学习中文,准备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他先后在广东肇庆、韶关、南雄及江西南昌等地活动,并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到达南京,就住在承恩寺内,与明朝地方官员、文人广泛交往,直到次年才离开南京,经天津到北京觐见万历皇帝。
1900年,承恩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仅地下建筑遗存保存下来。
■链接
明代宦官热衷修建寺院
宦官修建寺院的并非王瑾一个。明代宦官多崇信佛教,热衷于修建寺院。南京作为明代都城,自洪武至明末,大量的宦官葬于此地,而且宦官选择葬地,多在城南牛首山一带,一般认为均以葬于牛首山的郑和墓为中心,呈拱卫状分布于城南丘陵山地间。宦官在选择坟茔所在时,除考虑风水因素之外,还要在坟旁营建寺院、享祠。
像王瑾这样生前择地建寺,以“祝延圣寿、祈福苍生”为名,得到皇帝赐额及护敕的做法,在明代南京地区的宦官中屡见不鲜。其动机正如明代学者王廷相所言“假藉佛宫垂不朽”,宦官希望僧人为自己殚竭心力擘画的寺院承继香火。为自己及寺院长久计,住持僧常通过立碑契约的方式,对后之嗣者作严格的规定,以保寺产、香火不致断绝。
承恩寺小史
明景泰二年,王瑾舍宅建承恩寺。
明万历二十七年利玛窦到达南京,就住在承恩寺。
1900年,承恩寺被大火烧毁。
上世纪初,承恩寺成为小学,后来随着城建发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