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张老照片显示仪门全貌 “救活”广州陈氏祠堂
石楼“陈家祠”仪门全身照。
石楼陈氏后人送来3张老照片 为复原设计工作扫除障碍
本报讯 (记者谭秋明摄影报道)“这3张照片真难得!全靠它们救活陈氏祠堂。”负责石楼“陈家祠”修缮设计的工程师罗广兴欣喜地说。
日前,本报报道了广州文保志愿者为抢救石楼“陈家祠”出尽法宝,募集到100万元修缮启动资金,促使石楼“陈家祠”的修缮复原迈开第一步——进行勘察测绘(见本报2012年2月13日A16《保护石楼“陈家祠”文保志愿者有高招》)。然而,由于损毁严重而历史资料缺失,测绘过后,尤为关键的复原设计遇到了绕不开的难关。热心人陈树明老伯看到本报报道之后,辗转送来3张拍摄于1957年的照片,为设计工作扫除障碍。
照片显示仪门全貌
“我是石楼陈氏后人,老一辈曾向我们描述过它的精美和恢宏,我很想为祠堂的修缮尽一分绵力。”60多岁的陈树明老人说。看到本报报道之后,他四处奔走搜集石楼“陈家祠”资料。一次偶然机会,友人给他看一批老照片,眼尖的陈树明一下子发现这3张摄于1957年的石楼“陈家祠”照片。
石楼“陈家祠”是典型的“四进门”布局,建筑结构依次为头门、仪门、大堂和后寝。其中,仪门损毁最为严重,已全部坍塌,只剩下一方平台几条石柱。仪门最初是什么规模,有哪些装饰细节,连村中老人都说不清。所以,仪门的复原设计是整个祠堂复原设计的最难之处。
据守护祠堂的老人陈应权回忆,1971年农历八月十五当晚,一场飓风将仪门上“六传光范”牌坊刮倒,其后,仪门月台上精致的石栏杆因改造成工厂而被推翻。
这次陈树明老伯搜集到的老照片,摄于1957年,清晰展示整个仪门结构,仪门正中悬挂“六传光范”牌匾。仪门两侧有雕工精细图案活现的砖雕窗花。
整体反映景观原貌
“这些老照片都是50多年前的黑白照,但反映了诸多细节,为复原设计提供宝贵信息。”罗广兴说。陈树明老人搜集到的这3张老照片都能整体反映景观原貌,十分珍贵。
罗广兴指出,照片提供的诸多细节为复原设计提供了宝贵信息,如从仪门通向大堂的甬道两侧,村中老人回忆种有槐树和柏树,通过照片反映出来,“是左槐右柏的排列方式,还有两个造工精美的花坛。”罗广兴说,花坛在目前搜集的口述资料中,没有人提起过。
此外,照片所见,上世纪50年代,祠堂的头门周围十分空旷,“这张照片反映出祠堂头门最初的历史风貌,而如今修缮,要恢复这个开门广阔的风貌,难度很大。”罗广兴称,照片同时反映出祠堂的头门两侧曾筑起两栋墙,佐证村中老人所说,头门曾被工厂用作办公室的说法。
三板窗花精美难修复
曾有文保专家在勘察时指出,石楼“陈家祠”的用料与雕刻之精美,在广东祠堂中,可谓数一数二。而头门、仪门和中堂的三板窗花,可以用别具匠心、精美绝伦来形容。如今,头门的假漏窗,中门的绿釉砖雕仍保存完整,但仪门的砖雕窗花已全部损毁。而中堂月台的各种乡俗题材的雕刻,经历岁月磨砺,依然可见雕工精妙。罗广兴说:“单从这里就能看出,前人建造这个祠堂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罗广兴还指出,从这3张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照片可知,当时,虽然石楼“陈家祠”被迫变身为村工厂,但其保存情况还较为理想。据目前的考证,后来人为破坏较多,如“破四旧”时,将祠堂内木雕、砖雕等的人头割掉,如此人为损毁,如今技术即使可以修复,也难保原来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