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清初剃头匠火遍大江南北 “人体炸弹”反抗剃发

2012年02月22日 19:43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清初,剃头匠火遍大江南北

  顺治二年六月间,全国忽然出现了很多剃头挑子。挑子上除了有剃头的家什之外,还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上绑着一道看似血淋淋的诏书。剃头的手艺人拖着嘶哑的喉咙沿街叫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是清廷发布剃发令后,手艺人们 “奉旨剃头”的情景。在很多地方,称呼剃头匠为“待诏”,便是从那时开始的。

  诏书曰:“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乎,若不统一,终属二心。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贷。”听着文词不甚狰狞,其实,施行中则没有这般温和了,按照多尔衮的意思,只要不愿意剃头的,那只好断头了。

  六月以后,小小的剃头担子竟成了最触目惊心的街景。人们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反抗,其中,一句俗话应时而生:“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直到如今,很多家庭还遵循着这一原则,有的小朋友甚至真的认为,正月里剪发会死舅舅。其实,这句话是百姓对清廷剃发令的隐晦反抗,“死舅”谐音“思旧”,是为了纪念那吊死在树上的崇祯帝和已经故去的明廷,以及几千年来人们早已习惯的衣冠风俗。

  动用人体炸弹反抗剃发

  多年来,人们总说,在清军入关时,很多汉人表现得没有气节,尤其是明朝时的文官。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剃发令下达之后,从明朝的文官武将,到小小的老百姓,很多人表现出了誓死抗争的勇气。

  剃发令颁发的时候,南明小朝廷的兵部左侍郎左懋第正在北京。他的一个随员艾大选贪生怕死,于是便剃了头。左懋第看见后大怒,命人将艾大选乱棍打死。当时福临小皇帝年纪尚幼,多尔衮手里握着大权,听闻这件事后,就派已经降清的左懋第堂弟去问明情况。左懋第看着自己堂弟那满族人的发型,一声冷笑:“你是满族人,还是我左家子孙? ”他弟弟悻悻回去禀告多尔衮。多尔衮是谁啊,怎能白受气!他把左懋第抓来,谁料左懋第冲着多尔衮就喊起了口号:“头可断,发不可断! ”于是,左懋第的头真的断了。

  还有很多明朝旧臣,被俘后,绝不肯剃头归降,于是被送上了断头台。其中有两位分别为瞿式耜和张同敞。他们被杀的时候,一个端正衣冠南面而拜,一个被砍头后,身子一直直立不倒,头颅在地上跳了三下才不动。这种行为对多尔衮来说,是个莫大的刺激,也是莫大的羞辱。

  除了文官,还有很多武官也表现出了摄人心魄的气节,其中一位叫阎应元。

  顺治二年,江阴城新任知县方亨上任之后,剃发令正式在江阴发布。江阴县的百姓们选了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准备议请留发。方亨知道后勃然大怒,再次强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百姓们闻听,义愤填膺,很快,反清的旗帜树了起来,前典史阎应元被请出山。近十万江阴百姓对战二十多万的清军,整整81天,阎应元带领着百姓殊死抗争。他们甚至动用了“人体炸弹”,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将炸药绑在木桶夹层中,出城诈降,面见清军王爷时引燃导火索,与敌同归于尽。而阎应元自己在城破之时,身中数箭跳水自尽,被清军救起后膝盖不弯而亡。城破前,他在府衙留下一副对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

  在明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很多人本已经有归顺之意,可一道剃发令,却让他们打消了归顺的念头。古人在《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在古人看来,头发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象征,被剃发意味着奇耻大辱,所以古代才会有髡刑(剃发的刑罚)。在清入关时,清兵在许多城池都没有遇见过抵抗,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城市。但剃发令一下,百姓们纷纷揭竿造反,让清廷措手不及。

  以绍兴为例,当时的意大利人曾有记述:“鞑靼(满)人没有碰到抵抗就占领了这座城市,他们可以同样轻易地占领浙江南部的所有其他城镇。但是,当他们宣布了剃发令之后,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中国的人口减少了三千万,清廷在剃发的执行上显得毫无人性。与其说,人们反抗的是剃发令,还不如说,他们反抗的是清廷的残暴。

  降臣给剃发令火上浇油

  剃发令发生在顺治年间,顺治帝当时还是个小孩儿,大权掌握在多尔衮手里。颁布剃发令的自然是多尔衮。然而,若追根溯源,他却不是始作俑者,这种强求一致的办法也不是多尔衮想出来的。

  清之前的历朝历代,统一衣冠就是每一朝第一个皇帝必须想的事情。宋朝时,女真族就下令在它统治下的汉民不得穿汉服,必须剃头。到了努尔哈赤时期,他就在东北推行过剃发令。当时丹东的汉族人曾经奋起反抗,杀死了被派去剃发的官吏。更有甚者,很多百姓为了不剃发,跳鸭绿江水而死。有些被迫剃发的百姓在逃到明朝边境时,被误认为“鞑子”而被杀死。因此那时候的百姓有个共同的约定,坚决不剃头发,因为剃也是死,不剃还是死:“一番剃发便作鞑子。他日官军(指明军)不辨真伪而剿灭,死当为冤鬼。 ”

  刚进关时,多尔衮喊的口号是诛灭李自成、为明朝报仇。这时候,北京的很多百姓对清军是表示欢迎的。可谁知,多尔衮前脚进京,后脚竟然颁布命令让大家剃头,于是群情激奋。在内外不稳的情况下,多尔衮不得不收回了强制命令,放宽了剃发令。

  占领南京时,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口号是:“不杀人,不剃头,照常乐业。”南京民众在自家大门上贴着“大清国皇帝万万岁”等字样,其实这时候大家对清军采取的甚至是欢迎的态度,在经历了多年战乱后,百姓毕竟只想有个安乐的家园而已。然而,乐而忘形的多尔衮低估了江南百姓的力量,当颁布剃发令后,各地揭竿而起的人数不胜数,使得多尔衮一时里瞠目结舌,又出现了犹豫。

  正在这时,有一些汉人站了出来,劝说大清朝继续施行剃发令,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孙之獬了。孙之獬本是明朝进士,清军入关后,他归顺了清廷。为了表示忠心,他率先剃了头,带着家人热烈欢迎着清军的到来。孙之獬的獬字是指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分辨出是非,见有人争斗,便用角去顶不在理的一方。可是,孙之獬叫了獬,却没有獬豸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朝堂上,梳着满族铜钱头的孙之獬站到了满族大臣一列,却被满族大臣推了出来,说:“那边去,你是旗人吗? ”。于是,他又腆着脸站到汉臣一列,谁知也被赶了出来,汉臣说:“你都剃了发了,你应该站到那边去”。当时,清廷还允许汉臣着汉衣、留发。

  这么一来,孙之獬就尴尬万分。于是,他便向多尔衮进言,大意是,我之尴尬亦是国民之尴尬,想那市井之间、乡野之间,有留发者,有剃发者,留发者看剃发者不顺眼,剃发者看留发者不顺眼,如何能够共存?所以,建议所有人都剃头,此乃大一统之表现。当时,多尔衮因为遭遇到反抗,正在犹豫要不要坚决施行剃发令,闻听孙之獬此言,便下定了决心,坚决施行剃发。这才有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凶残的后面掩盖的是不自信

  若要一个羽扇纶巾的男子突然间剃个怪异的发型,搁谁也不愿意。人类的审美是有共通性的,而且清初的辫子头也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油光锃亮。清初,满族人梳的是一种金钱鼠尾辫,就是脑门顶上留下一小束头发,编成辫子,这辫子细到可以穿过铜钱的眼儿。有的则在双耳耳后也分别留两根细辫子,这可咋看也不好看,招来人们反抗也是很自然的事。

  可是,清廷明明知道汉人因多少年的传统和习惯不接受这样的发型,为什么还要强行推行呢,甚至不惜杀人?

  实际上,清廷实施剃发是有着多重考虑的。

  当时,清廷把剃不剃头作为归顺的一大标准。汉人一旦剃了头,从样貌上就杜绝了造反的可能性。因为当满头浓密的黑发变成了老鼠尾巴,其他还想要反清复明的人们就对其产生了戒心,于是,那些人只好一心一意地归顺了。

  其次,打击汉人的自尊。多少年以来,女真人一直生活在边远地区,属于化外之民,很被正统的中原人瞧不起,而满族人自己也有些自惭形秽。入主中原后,如果仍是这种状态,显然是不利于统治的。所以,把汉人男子都剃了头,先让你自惭形秽,感觉灰溜溜的,很猥琐,没法出去见人,自然也就少了造反的心思。

  第三,强化族人的自信。与另一个也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元朝相比,后来的大清朝显然底气不足了些。元朝统治者将人们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不能穿蒙古人的服装,也不能梳蒙古人的发型。同时,元朝统治者还强制汉人学习他们的文字。可以说,元朝统治者在汉人面前,不乏优越感,是一种俯视的态度。而满族人就不同了,由于他们与汉人接触更多更密切,对中原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有着较深的了解,所以多年来一直处于仰视汉民族的位置。臣服于大明时,这种态度可以保命。进了北京,成了中原的主人,这种态度却有可能要命。所以,大清统治者推行剃发令,在打击汉人的自尊的同时,也在强化自己族人的自信——看见了吧,汉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咱一声令下,让他把头发剃了,他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他也得剃!这叫啥?这就叫权威!这就叫君临天下,唯我独尊!

  所以,尽管从表面看,剃发令的实施有些简单粗暴,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措施对当时的统治是很有效的。虽说在短时间内增加了镇压难度,可从长远看,却促进了天下一统和长治久安。而且,当所有人都习惯了一根大辫子之后,就会慢慢接受这种文化。清初的统治者明白,只要生活富足起来,人们就很容易淡漠和健忘。因此,清廷先用极其残暴的手段镇压了民间的反抗,再利用以残暴换得的大一统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很快就在明末的乱世中以亮色出现,形成了蓬勃兴旺的大好局面。 □张珺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