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南京第一商圈"将消失 居民不舍有趣老地名
老地名消失了挺可惜
“这一地块即将进行开发,首先意味着几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南京老地名可能会从此消失!”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告诉记者。
王涌坚说,这个地块上的教敷巷和教敷营是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名。教敷营南起瞻园路,北至建康路,“这个名字看起来挺怪的,其实它本来的名字是‘轿夫营’。”王涌坚说,明代的南京曾经当过首都,金陵城里住满了达官显贵。官宦人家出行,必定要坐轿子,因此应运而生了“轿夫”这个职业。“这里就是当年轿夫集中的地方。”王涌坚告诉记者,清代时,这条小巷子还曾经是驻军练武打靶的场所,所以地名里又加上一个“营”字,体现其军事特征。后来,一代代流传下来,老百姓把“轿夫营”写成了文绉绉的“教敷营”,而东西走向的教敷巷则是后来出现的。
“这两个地名如果消失,我觉得挺遗憾的,因为这一带已经消亡了很多有趣的老地名,如驴子市、裱画廊等,而且带‘营’的地名,尤其具有南京地方特色,折射出南京的悠久历史,可惜如今‘营’字地名剩下的也不多了!”王涌坚说。
曾经的民国南京第一商圈
教敷巷地块上的民国建筑很多,如建康路16号是民国时鼎鼎大名的江苏酒家旧址;建康路34号,是老字号南京张小泉刀剪总店;中华路221号,是城南老字号浴室三新池;此外,建康路18号和建康路32号,也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
这些民国建筑加在一起,当年是一个怎样的景象?“这里属于三山街商圈,要知道,三山街这一带曾经是民国南京最有名、最繁华、最热闹的第一商圈,地位相当于如今的新街口、湖南路。”王涌坚说。
王涌坚为记者一一还原了这些民国建筑的前身:这个地块上有曾经在全南京闻名的天福布店。天福布店始创于1922年,由柳榕卿、朱炽侯、李文厚三人创办,以“天官赐福”的吉语为布店命名。天福布店兼营土布、洋布,同时还经营国产绸缎、英国马裤呢等。天福布店还自己加工布匹,送往评事街的染坊染色。当年全南京城的摩登女子不管远近,只要有时间就要来天福布店购物。“天福”的名牌专供商品——黑生尖丝绸也最受女士欢迎。
建康路12号曾经也是名店——“南京盛锡福鞋帽公司”,该店是1936年由山东人刘锡山开设的分店,专门经营各类鞋帽,也曾享誉整个南京城,其辉煌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住在夫子庙的老南京人赵元植,还能把当年三山街商圈内、坐落在G95地块上的名店一个个报出来:“这里还有过杨庆和银楼、宝庆银楼、三聚鞋帽店、周益兴火腿店、天福和布店、五洲大药房等,吃的、玩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
还记得张小泉的大剪刀吗
教敷巷地块上的建康路34号,是以前的张小泉刀剪店,很多南京人对于“张小泉”店堂里的大剪刀还记忆犹新。南京“张小泉”又有怎样的历史呢?对这段历史为了解的老南京人万祥牛说,1926年,杭州“张小泉”创始人张思家家族的内亲周明正来南京创业,开设了“张小泉正记刀剪店”,其最初的地址是在白下路路口,1993年,南京“张小泉”才迁到三山街营业。
让人难忘的那把巨剪诞生于抗战的烽火中,当时是在重庆打造的,一共打制了三把,俗称“三姐妹”剪刀。造好以后,分别送到南京、上海、汉口三家“张小泉”店,并用铁链条挂在店堂正中进行展示。在动荡的年代,上海店和汉口店的巨剪或被砸毁或遗失,荡然无存。唯有南京“张小泉”的那一把巨剪依然保存,成为全国刀剪行业的一道奇观。
许多南京人认为,张小泉刀剪店的巨剪不过是撑门面的模型,其实这是个误解。万祥牛的舅舅曾是南京“张小泉”的职工,他曾说,当时专门造了巨型铁匠炉,一个木制大风箱需四人费力才能拉动。需要四个人步调一致地锻打,这样的一把剪刀得打半个月以上时间,可见的确是“真家伙”。
“儿时,我曾见到过‘张小泉’职工在店门口示范用巨剪剪纸剪布的场景。”万祥牛说。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来围观,南京“张小泉”也顺便为自己做了一把广告。